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河北代表委員深入基層聽民聲 彙集民意獻良策
原標題: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河北代表委員深入基層聽民聲 彙集民意獻良策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我省代表委員進一步完善議案、建議和提案,充分反映羣衆所思所想所盼
深入基層聽民聲 彙集民意獻良策
(記者霍相博、劉冉、張懷琛)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即將召開。會前,河北代表委員深入農村、社區、工廠一線,認真調研聽民聲,彙集民意獻良策,將羣衆和經營主體的所思所想所盼轉化爲一條條實實在在的議案、建議和提案。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羣衆和經營主體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十分關注。
去年以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侯景濱圍繞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開展深入調研。調研最密集時,他一週要跑數座城市。
翻開侯景濱代表的調研筆記本,一句話被反覆勾畫:“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爲解決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創造有利條件,讓企業更好地在科技創新中‘唱主角’。”侯景濱代表說,這是科技型企業的共同心聲。目前,他正在完善關於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的建議,助力傳統產業綠色轉型。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全國兩會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德恆(石家莊)律師事務所負責人齊明亮依然步履不停,忙着深入企業、座談交流。
“去年我提交了關於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提案。今年2月,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二審稿已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齊明亮委員說,今年他將繼續關注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圍繞遏制逐利性執法等提出具體建議,爲民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提案貴精不貴多。只有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才能將問題提在關鍵處、把建議說到點子上。”這是全國政協委員、河北旅遊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謙的履職心得。爲助力冷冰雪持續釋放熱效應,他去年多次赴張家口和北京延慶調研,面對面聽取文旅企業和廣大遊客的意見建議,掌握了大量鮮活的一手素材。今年,他將圍繞“冰雪+文旅”融合發展,提出自己的“金點子”。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聽取羣衆的訴求,助力解決實際困難,是河北代表委員履職工作中的重點。
怎樣優化社區助老服務?全國人大代表,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東山街道東經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丹丹廣泛徵求社區居民的意見建議。“我們在小區議事亭舉行了好幾輪意見徵集會,參加的除了社區幹部和黨員、居民代表,還有外賣小哥、快遞員。”李丹丹代表說,通過集思廣益,他們組建起“黨建聯盟”“商圈聯盟”等志願服務力量,爲社區養老難題找到了新解法。今年,李丹丹代表將圍繞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提升羣衆生活水平提出建議。
河北是農業大省,農民羣衆對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期望迫切。過去一年,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郭進考奔走在田間地頭,一方面徵求意見建議,一方面開展科技服務。
“農民最盼望啥,專家說的不算,得聽他們怎麼說。”每次調研,郭進考代表都隨身帶着一個筆記本。“缺農技培訓”“加快‘四新’智慧農場建設”……筆記本里記錄的每個詞、每句話都是農民的心聲。今年他要把從農田裡收集來的建議帶到北京去,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獻計。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聚焦提高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的適配度,全國政協委員、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運凱走訪了省內多家高職院校,到十幾家企業座談交流。“在調研中聽取學校意見、學生心願、企業訴求,我感到只有將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才能提升職教院校人才培養的精準度,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張運凱委員說,今年他將圍繞優化高職院校專業結構、完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積極建言。
肩負羣衆的重託,共赴春天的盛會。河北代表委員表示,要把羣衆的心願帶到北京,認真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努力將一條條建議轉化爲可感可及的發展成果和民生福祉。
(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