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不良貸款地圖2025:(七)總結篇

隨着2024年銀行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全國不良貸款的概貌呈現在我們面前。《資產洞見》在此彙集若干重要銀行的相關數據,以分區域方式,分別呈現全國各經濟區域不良貸款現狀,同時體會不同銀行在不同地域的戰略實操。

本文上接《全國不良貸款地圖2025:(六)中部分化》。

通過6期、對全國6個區域(東北、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西部、中部)的銀行貸款及不良貸款梳理,本文已呈現了不同區域、不同經濟發展狀況帶給銀行生態的不同影響。最後在此,作一個簡單總結。

6個地區,6種風格

全國6個區域的劃分,主要依據8家全國性頭部銀行(工行、建行、農行、中行、郵儲、交行、招行、興業)的業務劃分。6個區域的銀行數據,也顯現出6種完全不同的風格。

2024年8家(中部地區7家)頭部銀行6區域

貸款增速排名

西部地區:+9.6%;

長三角地區:+9.3%;

環渤海地區:+8.24%;

中部地區:+8.21%;

東北地區:+6.8%;

珠三角地區:+5.78%。

2024年8家(中部地區7家)頭部銀行6區域

貸款增量排名

長三角地區:+2.88萬億元;

西部地區:+1.99萬億元;

環渤海地區:+1.45萬億元;

中部地區:+1.344萬億元;

珠三角地區:+1.301萬億元;

東北地區:+3000億元。

西部地區:貸款增速領跑全國

西部地區的貸款增長爲全國最高,貸款增量也僅次於長三角,可見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力度。但同時,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或者說各地產業調整的節奏差異較大。成渝地區的活躍度,遠超其他地區。農業銀行在西部地區的表現幾乎是最好的,體現深耕縣域經濟成果的同時,也說明,西部地區的產業轉型,還需要時間。

長三角:活躍度無出其右

以貸款增量計算,長三角地區獲得的貸款增量高達2.88萬億元,遠超其他地區。在一個相對較小的地域範圍內,獲得如此高能的資金投放,可見其產業的轉型升級力度及經濟活躍度。長三角領跑中國經濟的資金面已經鋪就。

東北:堅持孵化中

與其他地區相比,東北地區(頭部銀行的東北地區業務主要指東三省)得到貸款資金的絕對值最低,但是,與東北地區的銀行效益相比,貸款支持的比例是偏高的。也就是說,國家支持振興東北的政策一以貫之,只不過目前東北的經濟發展還處於孵化期,資金支持的優勢還未得到體現。

珠三角:動能偏弱

相比之下,無論是貸款增速,還是貸款增量,珠三角都處於偏弱狀態。就銀行層面看,珠三角正在面臨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的問題。

環渤海地區:超穩定體

環渤海地區在全國各區域中屬於明顯的“另類”,即相比之下,從貸款、不良貸款控制、營收等各方面,具有全面的穩定性特徵,顯示該地區爲全國風控最強區域。

中部地區:撕裂地帶

與其他區域相比,中部地區無論是所處地緣,還是經濟階段,正處於撕裂地帶。一方面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壓力在釋放中,另一方面科技創新也在加速孵化。農業銀行在中部地區一枝獨秀,顯示了另一種優勢與穩定。

不良貸款,3種類型

如果單獨把不良貸款項拿出來,可以看出,全國6大區域,其實可分爲3種類型。

2024年8家(中部地區7家)頭部銀行6區域

不良貸款增速排名

長三角地區:+20.8%;

珠三角地區:+14.43%;

西部地區:+2.49%;

中部地區:+1.99%;

環渤海地區:-5.41%;

東北地區:-8.03%。

2024年8家(中部地區7家)頭部銀行6區域

不良貸款增量排名

珠三角地區:+459.32億元;

長三角地區:+456.25億元;

西部地區:+68.89億元;

中部地區:+39.14億元;

東北地區:-77.36億元;

環渤海地區:-125.33億元。

2024年8家(中部地區7家)頭部銀行6區域

平均不良率排名

東北地區:1.88%(-0.25個百分點);

珠三角地區:1.35%(+0.11個百分點);

西部地區:1.29%(-0.04個百分點);

環渤海地區:1.14%(-0.12個百分點);

中部地區:1.12%(-0.04個百分點)

長三角地區:0.85%(+0.08百分點)。

高風險暴露型:長三角、珠三角

長三角與珠三角兩地區的不良貸款增長,顯著高於其他區域——長三角增速+20.8%、增量456億元,珠三角+14.43%、增量459億元,顯示出兩地經濟活躍與高風險並存的特徵。兩地也是8家中僅有的不良率上升的兩家。但相比之下,長三角不良率水平全國居末,而珠三角不良率靠前。結合貸款增長情況,可知目前珠三角的不良貸款壓力較大。

政策調控型:東北、環渤海

東北地區與環渤海地區是兩家僅有的不良貸款增速與增量都爲負數(減少)的地區。體現出兩地政策主導下明顯的強風控與主動出清風格。然而,即便如此,東北地區的不良率仍以1.88%居全國各地區之首。結合經濟體量及貸款狀況可知,同樣的風控,與環渤海地區相比,東北地區銀行處於較高的壓力位。

中間緩衝型:中部、西部

中部、西部的不良貸款情況,正好介於上述兩種類型之間。體現爲低增速、且風險可控度較好特徵。中部不良貸款增量39億元,西部地區增量69億元,與長三角、珠三角差距甚大。中部地區不良貸款的增量與增速不及長三角的十分之一。兩地區的不良率也處於中間地帶。這種相對溫和的姿態,實際上也反映了兩地新經濟業態發育相對滯後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