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要素協同助力項目加速落地
吳紅梅、朱琲媛、周毅
8月23日,衢州市常山縣金豐灣溪與龍潭溪交匯處的龍潭水庫項目施工現場,數十臺挖機、自卸車等機械設備緊張有序地運行,百餘位施工人員忙碌着施工。預計年內實現大壩澆築至約110米高程。
今年以來,衢州全面承接浙江省“8+4”經濟政策體系,以省“千項萬億”工程爲重要抓手,聚焦市委“10+2”重點工作及全市經濟發展目標,統籌推進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要素協同保障,促進要素供給與項目需求深度匹配,積極探索助力項目落地與產業升級的要素保障新路徑。
上半年,衢州在資源要素保障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創新開展省、市“百大”項目用地報批集中攻堅行動,成功爭取到甬金衢上高速、張村水庫、龍潭水庫等17個項目納入省“百大”項目清單,用地總面積4.45萬畝。同時,在國有建設用地供應方面,上半年全市完成國有建設用地供應9261畝,其中工業用地3505畝,精準保障了浙江省先進半導體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浙江拓稀光學新材料、浙江金瑞泓半導體材料等重大產業項目用地需求,爲培育新質生產力、壯大“415X”先進製造業集羣夯實了根基。
“下半年,我們將開展‘百大’項目用地報批百日攻堅行動,持續做好重大項目跟蹤服務,全力保障杭淳開高速、205國道開化華埠至常山長風段改建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衢州市資規局用途管制處負責人陳敏華表示。此外,通過優化用地審批流程、容缺受理等舉措提高審批效率,力爭全市全年爭取國家重大項目建設用地指標8000畝以上,保障用地指標2萬畝以上。
爲提升土地供給“精準度”,不斷提高要素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匹配度,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衢州還計劃開展深化土地集約增效存量蝶變專項行動。“我們以該專項行動爲牽引,創新產業用地多元化供應方式,推廣應用MB、M0試點。同時,建立產業用地需求動態臺賬,把用地指標向新能源、高端製造等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傾斜,確保重大產業項目‘應保盡保’。”衢州市資規局開發利用處負責人汪煒表示,通過打出“保總量、優結構、提效能”組合拳,創新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土地混合開發利用等新模式,助推衢州全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進入“全力拼經濟、跑好下半場”的關鍵攻堅期,衢州市資規局持續用足用好政策紅利,堅定不移做好自然資源要素服務保障,迭代升級“五未”土地處置工作,健全落實增存掛鉤機制,持續提升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以更實舉措服務全市發展大局,全力推動“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