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項目加速落地,泰州市高效招商引資的背後邏輯

雖然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卻足以說明,一個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同樣離不開招商引資與內外部資源的整合。

例如,位於江蘇省泰州市的泰興黃橋經濟開發區引進衆多重大項目,並將其快速落地,就是泰州市城市發展建設的典範,甚至因此被媒體解讀爲:刷新了百億級項目建設“泰州速度”。而這一切,也得益於泰州當地得天獨厚的營商環境。

據媒體報道,爲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2024年1月1日起,《泰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其最大的特點是以總結固化成功經驗爲主線,以解決實際問題爲重點,充分彰顯泰州特色、突出立法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這也意味着,落戶泰興黃橋經濟開發區等地的“泰州”項目,也將藉助泰州市的營商環境,高速發展,甚至成爲整個泰州市經濟起飛的有力支撐。

用“速度”樹立標杆,泰州市屢創奇蹟

例如,2022年12月,世界500強企業盛虹集團在高新區濱江工業園落地。經過短短9個月建設“狂飆”,次年9月,盛虹產品便成功出樣。而且,該項目也於2023年10-12月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就實現開票銷售近6000萬元。

圖片說明:盛虹集團生產線

該儲能項目的順利落地,不僅刷新百億級項目建設“泰州速度”,更寫下“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進規”的傳奇。

無獨有偶,此前的2021年4月初,金鷹(泰興)健康產業項目在南京簽約。同年7月,頂峰油脂化工(泰興)有限公司在泰興經濟開發區落地,旨在打造中國區總部及油脂產業生產基地。

據瞭解,金鷹集團旗下頂峰集團有限公司是印尼最大的棕櫚油出口商之一,擁有涵蓋從採購、精煉、加工、貿易到分銷的各個環節的棕櫚油產業價值鏈,產品供國內使用和國際出口。

該項目歷時20個月的搶工期、抓進度,一期工程2023年3月竣工,6月底順利投產,這創造了行業同類項目新紀錄。

圖片說明:頂峰油脂化工(泰興)有限公司

隨着該項目作爲中國目前投資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油脂產業一體化外資項目投產,泰興也成爲中國最大的油脂化工基地,成爲油脂化工行業的標杆,更爲泰興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油脂化工產業集羣提供堅強支撐。

據瞭解,該項目引進一流的工藝技術裝備和管理控制系統,採用國際先進成熟的生產技術與工藝,主要產品爲脂肪酸、氫化油、油酸、甘油等,設計年產能100萬噸,正在成爲推動行業轉型升級、技術進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標杆項目。

項目投產顯然只是泰興市的新起點,真正能讓項目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的,還是泰興市當地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

而在其高效、健康的營商環境下,泰州項目也正朝着集生態節能、環境友好、數字智能於一身的新型特點。與此同時,在化工產業鏈逐漸引入並走向成熟後,泰州市還在日化、醫藥等健康美麗產業延伸。而該開發區多產業的優勢互補,也爲該開發區乃至泰興當地的經濟發展、區屬企業的崛起,注入了極大的信心與活力。

用營商環境促發展,企業與開發區的雙向奔赴

很多城市的發展,都將“築巢引鳳”奉爲圭臬。實際上,投資環境只是吸引外部項目入駐的最低門檻。而如何讓企業進駐城市後,加速項目推進,讓項目實現快速運轉步入生產正軌,纔是企業最核心的痛點。

以泰興黃橋經濟開發區爲例。據瞭解,位於蘇中千年歷史文化名鎮——黃橋鎮境內,2018年升格爲省級經濟開發區,是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中國優質投資營商環境創新創優典範園區、創新創業生態典範園區、江蘇省現代裝備科技產業園,2022年,在全省省級經濟開發區綜合考評中位列第48名。

2023年12月,總投資總投資12.21億元的江蘇神意科技製造有限公司的一期模具鍛件項目順利建成投產,市場訂單呈飽和狀態。彼時,該公司副總經理王忠俊欣慰地表示:“這一好的態勢,得益於黃橋經濟開發區的高效服務,爲我們拿到了‘樁基先行’分階段施工許可證,爲項目建成投產、產品搶佔市場贏得了3個月的寶貴時間。”

衆所周知,一家企業落地到一個城市,在竣工投產前,需要進行廠房、辦公場地建設、消防設施建造及相關經營手續的審批,因此往往工程浩大、流程繁瑣,甚至因爲效率低下,而讓一些習慣在營商環境更好的城市發展的企業“苦不堪言”。

因此,開發區如何爲“落戶”的企業鋪路,讓其在投產之前暢通無阻,也顯得尤爲重要。而因爲泰州彼時正在積極探索“樁基先行”、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證。

所以黃橋經濟開發區緊鑼密鼓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對接和上爭政策的許可,在行政審批和住建部門的通力協助下,在3月最後一天,就幫助神意項目拿到了分階段施工許可證。

由此,該項目也創造了“30天成功簽約,3個月辦結手續,6個月主體完工”的新速度。據觀察,黃橋開發區的魄力,來自於積極踐行落實江蘇泰州的“敢爲、敢闖、敢幹、敢首創”的四敢精神。

黃橋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速度,通過其引進多個百億項目並順利落地、快速運轉便可以窺見一斑。而在這種發展理念的支持下,黃橋經濟開發區的項目審批進度和建設速度也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黃橋經濟開發區還不斷深入企業調研解決發展難題、推動幫辦代辦服務轉型升級,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採取“一次告知、容缺準備、並聯辦理、資料共享”的清單式服務模式,爲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據媒體報道,在黃橋經濟開發區的“高速”、“高效”的營商政策支持下,2023年,該開發區共辦結企業營業執照10個、重大項目預審4個、項目備案36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7個、施工圖審查合格證7個、施工許可證5個。

圖片說明:惠爾信機械(泰興)有限公司二期項目施工圖

其中,惠爾信機械風電智能成套裝備研發製造一期項目順利落地後,二期項目甚至實現了“開工審批”一件事一次辦,讓黃橋經濟開發區甚至成爲提供優質營商環境的“天花板”。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黃橋經濟開發區依託“新黃橋·心服務”品牌,用心用情當好“店小二”,爲企業提供從簽約到竣工達產的“全週期、全方位、全鏈條”服務,努力讓企業和投資者“只進一扇門、辦結所有事”,助力項目早開工、早投產。

也正是因爲這些“政策”的助力,該區將持續優化手續辦理流程,探索推行“容缺預審+並聯辦理”模式,爲企業提供“全天候、零距離”的跟蹤幫辦代辦服務,讓企業家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非常可喜的是,在健康的營商環境推動下,企業與開發區正在雙向奔赴。

開發區提供優良的營商環境,讓企業能夠順利進駐並高速發展。企業帶着豐富的產業鏈資源,到一座城市落地生根。這原本就是一場“你情我願”的雙向奔赴。

而泰州以“落地速度”爲基準,讓進駐開發區的企業在項目投產前期的準備工作暢通無阻,無疑是爲企業的飛速發展插上了雙翼,也是企業願意與城市共同發展、合作雙贏的根本原因。

我們相信,在 2024年開始實施的《泰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指引下,黃橋經濟開發區將會繼續釋放標杆示範效應,爲泰州、甚至整個江蘇省,打造樣板工程。

作者:尼古

編輯:尼克

免責聲明:本文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信息撰寫,但科技四少及文章作者不保證該文章提及或者展示關聯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