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觀察/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 AI 轉型 知變、求變、應變

穩懋半導體董事長陳進財。記者江睿智╱攝影

「這次的變局非常大,且跟以前經驗會很不一樣,」穩懋半導體(3105)董事長陳進財以警惕的語氣這麼說。企業的價值和文化或可不變,但企業經營面對大環境影響,必須知變、求變、應變,「這沒辦法,而現在的時代剛好就是這麼一個最重要的時代」。

兩大變數 產業空前挑戰

陳進財如此警惕,主要是當前國際間發生兩件重大改變。第一是美國對等關稅改變了產業競爭力,重組各國競爭優勢。第二是AI將改變世界。他坦言,本來預期,以臺美關係跟其他國家的差異,就臺灣整個IC產業來看,美國偉大其實是繼續建立在臺灣供應商提供服務,「美國賺了前段和末端最大的錢,在中間能幫助美國偉大的公司其實並不多」;臺灣也相信美國對這樣的產業鏈關係應該是很清楚的。但是「川普真的不是一般人」,臺廠盡心盡力幫助美國賺錢,卻被倒打一耙,20%關稅,可說是「真心換絕情」。

他表示,臺灣製造業70%產值在ICT,30%在傳產,但傳產家數衆多,就業人口多達600萬勞工,所以影響真的很大。現在只能期盼,川普最後迴歸美國利益的話,應該會對臺灣好一點。

第二個大變局即是人工智慧。「時代實在變得很快,說AI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一點也不爲過。AI打破很多的觀念,」陳進財表示。

陳進財認爲自己很幸運,30年前穩懋半導體就每年提供高額獎金鼓勵員工創新,每年辦創新比賽,這是他最高興的時候,因爲那一天可以看到很多員工的作品。幾年前員工創意作品中,已有很多從AI產生的成果。這兩年,GPT問世後,「哇,這個更厲害了,」他驚歎地說。

他表示,穩懋已在製程中實際應用AI,最顯著成效就是在後段檢驗。之前檢驗用眼睛看很吃力,用AI辨識後不僅節省人力,而且更精準。AI代 替人力在這一段發揮了很大作用。

其次,半導體的設備商不喜歡別人動它的設備,但穩懋結合臺灣ICT技術,把裡面的資料撈出來,再用大電腦來訓練。「基本上我相信半導體業在AI的使用上,是一定比較沒問題,」他說,傳統產業面臨關稅衝擊,加上缺乏人力,必須幫助傳產及中小企業進行AI轉型,這必須產業與政府共同努力。

企業文化 堅守誠信價值

陳進財坦言,這次的變局跟以往經驗很不一樣。他認爲,不論大環境怎麼變化,企業仍有不變的地方,例如,企業對自己文化、誠信等價值觀的堅持;但企業經營面對大環境影響,必須知變、求變、應變,這是大環境變化下一定要去面對的。「現在剛好就是這麼一個最重要的時代」。

在他看來,沒有永遠長青的企業,只有不斷的往前走,不斷的改變,那纔有辦法。

「AI的時代從現在纔開始發展, 這個路是長遠的」。機器人還在萌芽階段,世界已經在變化,面對未知的未來,企業經營者只能義無反顧、領導組織與員工,不斷地接受挑戰。

他提及,中小企業AI轉型面臨專業知識不足、資金短缺困難。工總希望與政府合作,成立輔導小組,像以前自動化時代,工研院、生產力中心專家入廠幫忙產業。如有這樣的機制,工總也會加入協助,首先要讓中小企業主改變觀念,告訴他們這些技術,他們有意願了,必須有專家團隊去輔導他們,其次,政府也要提供資金幫忙中小企業。

陳進財表示,面對AI轉型,「企業主腦袋一定要變,因爲時代已經在改變,這是現在的現實」;接受現實,用AI來代替人力,這也是自己求生存的改變,「如果不迎向AI轉型,只能等着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