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盈利超50億,開年銷售下滑,賽力斯面臨不小挑戰
全年營收超過千億,扭轉扣非淨利潤連虧六年的局面。2024年,賽里斯的業績大獲豐收。
根據財報,2024年,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1451.76億元,同比增長305.04%,實母淨利潤59.46億元。
賽力斯同時還宣佈,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控股子公司賽力斯汽車擬增資擴股並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金額合計不超過50億元。
利潤扭虧只是賽力斯跨過的第一道坎,隨着各大品牌將陸續推出同級別豪華SUV,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今年前兩個月,賽力斯銷量遭遇“腰斬”。這意味着未來的經營,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和更多不確定性。
利潤首次扭虧、擬赴港上市
年報顯示,2024年全年,賽力斯汽車營業收入1373.69億元,淨利潤51.18億元。該公司稱,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系新能源汽車銷量倍增,利潤扭虧系銷售產品結構調整。
分業務看,去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實現營收1354.9億元,同比增長368.05%,毛利率達26.21%,同比提升16.29個百分點;傳統燃油車的營業收入爲34.47億元,同比減少25.19%,佔總營收比重繼續縮減。
去年全年,賽力斯新能源車產量同比增長179.36%,達到42.94萬輛,銷售42.68萬輛,截至報告期末的庫存爲4841輛。
業績扭虧之際,賽力斯宣佈了兩項資本運作計劃,一是計劃在港交所上市,二是控股子公司增資擴股引入戰投。
根據公告,賽力斯3月30日通過了H股上市的議案。該公告稱,赴港上市是爲深入推進全球化戰略佈局,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提高綜合競爭力,公司將在,在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內(即經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24個月或同意延長的其他期限)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本次發行並上市,德勤香港爲港股上市的審計機構。
此外,賽力斯計劃通過貨幣資金增資方式,提升控股子公司賽力斯汽車有限公司(下稱“賽力斯汽車”)的綜合實力,預計增資金額不超過50億元,戰略投資者是工銀投資、交銀投資、農銀投資等。截至公告日,賽力斯已經與上述3家戰略投資者完成相關協議的簽署。
開年銷量“腰斬”,豪華SUV競爭加劇
賽力斯去年的業績,主要依靠“攜手”華爲,買下“AITO問界”商標進一步強化了品牌光環有關。但利潤扭虧後,賽力斯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剛進入2025年,賽力斯前2個月的銷量就出現“腰斬”的情形。產銷快報顯示,今年1月份,賽力斯銷售22430臺新車,同比驟降45.82%,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7906臺,同比減少51.39%。到2月份,銷量下降的趨勢仍未扭轉,當月賽力斯所有車型銷量21329臺,同比環比分別減少39.4%、4.9%。其中,新能源車2月銷量17841臺,同比環比分別減少41.0%、0.4%。
方正證券研報認爲,賽力斯2月份銷量下滑,主要受春節假期影響以及新品週期發佈在即帶來的觀望效應影響。
一位新能源汽車資深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分析,2025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內卷”雖仍激烈,但行業並未出現系統性低迷,在小鵬、理想等新勢力品牌相繼升級智能駕駛、車型更新換代之際,賽力斯銷量大幅下滑的問題或存在品牌自身。
“智能駕駛升級、智能化體驗提升是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最大看點,年初各大品牌宣傳重點和新車型更新都側重智駕方向,標誌着今年是智能駕駛‘PK大年’。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顯著區別是科技加持,消費者更願意買單體驗更豐富、技術更新更快的產品,豪華車市場打的是技術戰與價格戰。”上述新能源汽車人士對記者說。
賽力斯開年銷量下滑的背後是豪華SUV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隨着問界M9連續11個月蟬聯中國豪華市場50萬以上豪華車型銷量第一,騰勢、領克、奇瑞、深藍等品牌紛紛推出豪華型SUV旗艦車型。業內預計,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會誕生17款六座新能源SUV,豪華SUV車型的競爭將進一步白熱化,比如,剛上市兩週不到的騰勢N9,定位大型SUV,指導價38.98萬元-44.98萬元,定價低於同級,功能配置更完善。
而早期的問界車型未配備行業主流的激光雷達,賽力斯3月新發布的2025款M9車型,預期在智能駕駛以及主被動安全方面帶來顯著提升。新款M9的銷量能否扭轉賽力斯前兩個月的銷售頹勢,目前仍是未知數。
賽力斯實現扭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華爲與車企成功的典範,鴻蒙智行正在進一步擴張版圖,分別與奇瑞、北汽藍谷、江淮汽車、上汽集團四家車廠形成合作,分別推出了對應的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形成“五界爭鋒”的局面。
“賽力斯成功盈利的模式讓華爲看到了鴻蒙智選車的前景,也給了其他將要與華爲合作的整車廠信心。但隨着加入品牌越來越多,競爭日趨激烈,更何況資源是有限的,賽力斯已經實現盈利,其他四界的合作剛剛開始。”前述新能源汽車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