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蘇丹紅事件人心惶惶 食藥署遭監院糾正回應三措施
辣椒粉檢出蘇丹紅風波鬧得沸沸揚揚,衛福部食藥署遭監察院糾正。食藥署表示,目前就邊境查驗管制蘇丹色素,分別針對國外製造廠、產品及國內蓄意違規業者,提出精進三大政策,包括源頭管理、阻絕境外、一網打盡。圖/聯合報資料照片
去年「蘇丹紅」食安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民衆更對紅色調味料避之唯恐不及。監察委員田秋堇及蔡崇義調查發現,民國111至113年2月間,6家食品業者自境外輸入28批、共28萬公斤含蘇丹色素的辣椒粉,不但業者自主管理有缺失,就連衛福部食藥署也沒做好把關責任,因此通過糾正。
此調查發現,蘇丹紅事件中,負責邊境把關的食藥署直至去年1月民衆檢舉並追查,才發現影響層面廣大,下架及封存辣椒粉及相關產品逾70萬公斤。調查進一步指出,其實,食藥署在民國112年前,已陸續接獲香港、新加坡等關於食品添加蘇丹色素的國際警訊,雖有因應,但仍未能有效阻斷該案相關業者違法輸入摻有蘇丹色素之辣椒粉。
兩位監委指出,由於食藥署邊境風險核判及相關查驗措施猶有不足,要求食藥署及商發署應確實暢通橫向聯繫管道,並落實商工登記公示資料的警示註記。監察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於6月18日通過兩位監察委員提案,糾正食藥署。
對此,食藥署表示,待收到監察院糾正及調查意見後,將就監察院所提意見迴應。目前食藥署就邊境查驗管制蘇丹色素,分別針對國外製造廠、產品及國內蓄意違規業者,提出精進三大政策,包括源頭管理、阻絕境外、一網打盡。
食藥署表示,源頭管理部分,辣椒粉(幹)輸入時應檢附不含蘇丹色素的檢驗報告,若經邊境檢出蘇丹色素者,將停止國外製造廠輸入查驗。阻絕境外方面,對於高風險產品精準抽驗,檢出蘇丹色素產品應予銷燬,不得退運,並針對該國家同產品採監視查驗一年,就是百分之百逐批查驗。最後是一網打盡,針對檢出蘇丹色素不合格的進口商及其關係企業,相關產品不分國別,採監視查驗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