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瘋搶高股息ETF現今換市值型!麻雀築巢啟示:別人怎做不代表你該照抄
2022年主流是官股金、2023年瘋高股息、2025年輪到市值型ETF當紅,市場不斷變,但投資心態纔是關鍵。中央社
存股小語66:真正的方向,不是別人指的,而是自己給的
常言道:「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2022年官四金股價創新高,2023後半年至2024年全民瘋搶高股息ETF,如今2025年市值型ETF取而代之成爲市場新寵兒。
挑選標的要清楚自己追求的是什麼?是追求資產的市值成長,還是穩定現金流?如果選擇長期市值的有效提升,就要忍受雞肋的配息甚至不配息的標的;如果想要殖利率較高的配息,便須忍受標的牛皮的價格。事情總是一體兩面,有一好沒兩好,「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是不切實際的要求。
分享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隻麻雀初學築巢。牠飛到森林裡,向各種鳥請教築巢的技巧。
烏鴉說:「巢要高,安全。」燕子說:「巢要貼近屋檐,才溫暖。」啄木鳥又說:「樹洞纔是最好的家。」
麻雀聽了大家的話,一會兒在高樹上試,一會兒又跑去屋檐下搭,過一會兒又想鑿樹洞。忙了半天,結果一個像樣的巢都沒築成。
麻雀又累又氣,只好停在枝頭休息。一陣風吹來,牠看見遠方的同伴在樹枝間快樂地築着巢——不高、不低、剛剛好。才終於明白,每種鳥的生活習性不同,別人的「最好」不一定適合自己。最後牠決定跟隨本心,築起屬於自己的小巢。
挑選標的要有自己的定見
股票投資也是一樣,如果每年人云亦云,跟隨當年流行的浪潮買股,只會讓自己的持有均價永遠套在山頂。不小心一時買貴,若能長期持有(10年以上)的話,稍高的均價相對於整體報酬率而言也是瑕不掩瑜。
最可怕的投資方式,是追逐每年盛行標的「換股」,2023年高股息ETF瘋漲人人追捧時搶買,等到2025年價格原地踏步,被媒體社羣棄如敝屣時連忙賣出,「換」成當年績效最好的市值型ETF。
此種方式就和麻雀聽了大家的話,連忙在高樹上、檐下、樹洞各個地方鑽營,忙了半天,最後一個像樣的巢都沒築成。
高股息ETF有它的優點,市值型ETF也有它的亮點,選擇高報酬就須承擔其高波動,選擇穩定現金流就要忍受它沒有驚喜的價格。當然,我們也可以混搭,根據自己喜歡的比例調配,投資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題。
有時我們聽太多聲音,反而聽不見自己的心。真正的方向,不是別人指的,而是自己給的。
◎本文內容已獲 小車 x 存股實驗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