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 vs.市值型 ETF 挑選教戰
着眼於下半年該如何投資,市值型ETF、高股息ETF該如何挑選,法人建議,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上述兩種類型ETF可應用於不同的風險分擔,各有好處。聯合報系資料照
上半年臺股因應美國關稅不確定因素,一度重挫,如今時序邁入7月,市場着眼於下半年該如何投資,對許多散戶而言,ETF正是分攤風險的最佳選擇,但市值型ETF、高股息ETF該如何挑選,法人建議,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上述兩種類型ETF可應用於不同的風險分擔,各有好處。
臺股高息ETF不僅能作爲收益來源,跟漲抗跌的特性也是重點之一,意味着即便面臨市況震盪加劇的窘境,高息股表現仍相對具韌性,同時在多頭期間也能順勢攀揚,是以存股領息爲目標或是訴求穩健參與行情的投資者,可考慮納入配置的標的。
復華投信表示,第3季進入臺股除息旺季,殖利率題材將吸引資金關注,有機會爲股價及高股息ETF帶來表現機會,且電子股市值居臺股產業權重之冠,臺廠供應鏈在此波AI應用扮演重要關鍵角色,有機會進一步挹注股價及配息表現,建議透過科技高股息ETF,同步掌握半導體、電腦及周邊設備、電子零組件等產業成長契機。
富邦投信指出,高股息ETF成分股受到除息日落點影響,下半年通常會提高內需類股或金控類股的比重,與電子股相比較不受到對等關稅影響,投資人不妨在觀察高股息ETF換股完成後的成分股,依照自身投資策略以及配息紀錄將高股息ETF納入持股名單。
而市值型ETF部分,由於目前市場仍存在關稅及匯率變動等不確定因素,增添大盤波動及類股輪動的可能性,若是想參與行情的投資人,可挑選市值型ETF,因應資金流向及行情趨勢,進而進行配置。
市值型ETF通常包含大型公司的股票,這些公司通常具有穩定的市場地位和穩定的收益。
法人指出,在市場修正之際,市值型ETF是長線投資人穩定佈局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價格、波動與持股分散機制上更爲平衡的ETF,更容易吸引保守、穩健投資人與小資族的青睞。
富邦投信認爲,待市場適度消化利空因素後,隨AI的強勁需求及半導體的週期循環重啓,市值型ETF將是投資人的首選,故建議可持續定期定額投資市值型ETF,若股市有較大的回檔時,可適時的提高扣款金額,充分參與2026年的成長趨勢。
羣益投信ETF投資研究團隊進一步指出,因此在臺股ETF投資選擇上,看好臺股行情的投資者,可適度透過臺股市值型ETF來參與行情,值得留意的是,基於臺灣進入碳有價時代,在ESG低碳管理較佳的企業,更可望獲得市場青睞,故選股強調低碳的臺股低碳市值ETF更值關注。
整體而言,法人表示,不同類型ETF適合不同配置的投資人,但皆須留意,但進場時需瞭解自身需求及目標,加上評估過風險承擔能力後,再進一步挑選適合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