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千億元營收來自詐騙廣告? Meta:沒這麼多
路透根據取得的Meta內部文件報導,這家社羣媒體巨擘估計,2024年約10%的總營收、相當於160億美元(約新臺幣5,000億元)的收入,來自詐騙與違禁商品廣告。美聯社
路透六日報導,根據其取得的Meta內部文件,這家社羣媒體巨擘正從詐騙廣告賺取驚人利潤。
內部文件顯示,Meta內部估算去年約百分之十的總收入、約一六○億美元(約臺幣五○○一億元),可能來自詐騙與違禁商品廣告。更令人震驚的是,Meta評估旗下臉書、IG及WhatsApp等平臺,每天向全球使用者呈現多達一五○億則「高風險」詐騙廣告。
Meta至少在過去三年未能有效阻擋詐騙廣告,內容涵蓋虛假電商、投資計劃、非法賭博以及違禁藥物與產品。
由於Meta演算法個人化的緣故,一旦使用者點擊詐騙廣告,系統就會推送更多類似內容,讓受害者陷入惡性循環。
內部文件顯示,「詐騙經濟」的利潤相當可觀;去年底一份報告估算,Meta每年光是從高風險詐騙廣告中,就可獲利約七十億美元(約臺幣二一八八億元)。
高風險廣告 加價可續播
Meta的自動化審查系統僅會封鎖「百分之九十五確定爲詐騙」的廣告商,若低於此門檻,系統不僅不下架,反而向廣告商收取更高費率作爲「懲罰」,藉此抑制不當行爲,但也遭批評形同「繳費續播」詐騙內容。
這份自評報告由Meta財務、遊說、工程與安全部門共同撰寫,內容涵蓋二○二一年至今的數據,顯示公司雖試圖量化平臺濫用規模,卻對可能損及商業利益的整頓措施態度保守。Meta從可疑廣告商獲利的現象,也凸顯數位廣告產業監管不足。
Meta產品 成詐騙經濟支柱
Meta的產品如今被視爲全球詐騙經濟的「支柱」,一份五月的簡報估計,Meta平臺與美國約百分之卅三的成功詐騙案件有關,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已介入調查Meta是否縱容金融詐騙廣告;英國監管機構前年也指出,全英國約百分之五十四的支付詐騙損失與Meta平臺相關,爲其他社羣媒體總和的兩倍以上。
內部文件顯示,Meta內部曾就此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公司評估潛在監管罰款最高可達十億美元,但另一份報告指出,Meta每六個月可從「高法律風險」廣告中賺取約卅五億美元,罰款遠低於收益。
Meta發言人史東對此迴應,路透引用的文件「曲解事實」,稱百分之十的估算「過於粗略且包含合法廣告」,但拒絕提供修正版數據。史東強調,過去十八個月內全球詐騙廣告通報量減少約百分之五十八,今年已移除逾一億三四○○萬則詐騙內容。
不過內部文件顯示Meta對此仍採漸進式策略,計劃將「違規收入」佔比從去年的百分之十點一,逐年降至今年底的百分之七點三、明年底的百分之六,並於後年達成百分之五點八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