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行爲猖獗,Meta被指有意放任以維護廣告收入

科技巨頭Meta公司(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再次陷入輿論漩渦。

當地時間5月19日,據CCTV國際時訊援引《華爾街日報》和《紐約郵報》等多家媒體聯合調查報道稱,Meta平臺上虛假廣告氾濫,詐騙行爲猖獗,受害者遍佈全球,涉及金額巨大。儘管該公司聲稱已採取措施打擊詐騙,但外界質疑其監管不力,甚至有意放任,以維護廣告收入。

調查顯示,Meta平臺上充斥着各種虛假廣告,包括假冒商家、虛構寵物銷售、加密貨幣騙局等。例如,美國亞特蘭大的一家合法批發商“半價批發”被不法分子盜用信息,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發佈數千條虛假廣告,誘導用戶購買並付款,實則並無商品交付,導致大量用戶受騙。

此外,知名食品品牌McCormick & Co.也被不法分子冒用名義,發佈虛假促銷廣告,誘導用戶填寫個人信息並支付費用,最終導致用戶信用卡被盜刷,損失慘重。

儘管Meta聲稱已採取措施打擊詐騙行爲,包括刪除超過200萬個與詐騙相關的賬戶,並測試人臉識別技術以識別虛假廣告,但調查發現,公司內部對詐騙行爲的監管存在嚴重漏洞。報道援引Meta內部員工消息稱,公司對廣告賬戶的封禁存在“容忍度”,即在賬戶被舉報多次後纔會採取行動,以避免影響廣告收入。

此外,Meta在法律上也試圖規避責任。在一項涉及加密貨幣詐騙的訴訟中,Meta引用美國《通信規範法》第230條,主張平臺不對用戶發佈的內容負責,從而試圖免除法律責任。

Meta的監管不力引發了全球範圍內的法律訴訟和監管調查。在日本,30名受害者對Meta及其日本子公司提起訴訟,要求賠償4.35億日元,指控公司未盡審覈義務,放任虛假廣告傳播,導致用戶受騙。

在澳大利亞,監管機構指控Meta未採取足夠措施,防止騙子利用Facebook平臺發佈虛假加密貨幣廣告,誤導用戶投資。此外,波蘭億萬富翁拉法爾·布羅斯卡也計劃對Meta提起訴訟,原因是其肖像被用於虛假廣告,導致個人名譽受損。

有聲音指出,Meta平臺上虛假廣告的泛濫,暴露出公司在內容審覈機制上的嚴重漏洞。其算法推薦和廣告系統可能無意中助長了詐騙行爲的擴散。面對公衆質疑,Meta表示將加強AI識別與人工審覈力度,提升對高風險內容的防控能力。

然而,外界普遍認爲,僅靠技術手段難以根治問題,呼籲各國監管機構加強對科技公司的監督,制定更嚴格的法律法規,保護用戶權益,打擊網絡詐騙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