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至今貨櫃船大單已達37艘 現金多、減碳需求是主要動力
▲去年11月至今已有37艘貨櫃船大單。(圖/高雄港務分公司)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雖然目前待交貨櫃新船訂單高達831萬箱(20呎櫃),一旦全數下水,將使全球貨櫃船隊運力供給增加26%,但是貨櫃船公司還是積極訂造新船,大陸信德海事網指出,去年11月至今,貨櫃船大單已達37艘,9千到1.8萬箱貨櫃船都有。國內驗船業高階指出,貨櫃船公司疫情以來賺太多了,手上現金多,加上減碳要求,都需要陸續汰換非節能船。
經營船舶出租業務的希臘船東達諾思(Danaos)近日宣佈增訂兩艘9200箱貨櫃船,委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廣州黃埔文衝造船廠承建,預計於2027年底交付,每艘造價約1.05億美元。 黃埔文衝歷史上建造的最大船型。
此次新增訂單使達諾思的訂單簿增至15艘新船,總運力達到134,234相,涵蓋7艘9200箱 (前5艘在大船集團訂造,將出租給新加坡太平船務)、7艘8258箱揚子江船業建造,租給赫伯羅德)和1艘6014箱船舶。
長榮海運則是斥資32.45億美元訂造11艘2.4萬箱LNG雙燃料貨櫃船,將向韓國韓華海洋和中國廣船國際訂造11艘。這批訂單也顯現長榮的新燃料戰略從甲醇轉向LNG。
隨着這筆新訂單的確認,長榮海運建造中船舶數量將增至59艘,總運力預計提升至82萬箱,進一步穩固其作爲全球第七大貨櫃船公司的市場地位。
赫伯羅德去年年底分別在揚子江船業和新時代造船訂造12艘1.7萬箱和12艘8500至9000箱的貨櫃船,都選用LNG燃料。
另法國達飛則是準備再籤12艘1.8萬箱貨櫃船,試圖超越馬士基成爲全球第二大貨櫃船公司。該公司所有新造船均配備LNG雙燃料動力系統,展示出達飛在能源轉型領域的堅定步伐。此舉將使達飛的訂單簿增至96艘,總運力達到152萬箱,僅次於地中海航運。另達飛近期還收購了5艘二手。
信德海事網指出,各大航運巨頭密集下單,標誌着全球貨櫃船運市場正迎來新一輪運力擴張浪潮。 這不僅反映出航運企業對未來市場需求的樂觀預期,也凸顯了行業在能源轉型和環保技術方面的戰略調整。
而信德的統計還未包括貨櫃船公司的後續訂造計劃,像我國陽明海運就有13艘貨櫃減造計劃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