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陸良:優品陸菜 馳騁山海

8月7日,伴隨嘹亮的汽笛聲,首列“雲菜·陸良蔬菜號”冷鏈班列滿載260噸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的新鮮蔬菜,從南昆鐵路陸良站駛出。通過公鐵聯運形式,三天後,這批蔬菜將陸續抵達老撾萬象和泰國曼谷,相比過去的運輸,路線更便捷、時間更精簡。“依託中老鐵路的快速穩定和全程冷鏈技術,讓陸良的新鮮蔬菜以更快速度、更低損耗、更高品質直達東南亞餐桌!”陸良縣人民政府縣長方國營說。

蔬菜冷鏈專列從陸良啓航。

近年來,陸良縣依託良好的自然稟賦、區位優勢,以創建全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強縣爲契機,圍繞“一棵菜、一條產業鏈、一個產業集羣”“三個一”的思路,依託陸良優品蔬菜,闖出了一條產業富民、開放發展的路徑。

在陸良縣中樞街道華僑社區灣灣田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中,合作社負責人計喬書正忙着往基地裡運送生態肥料。“爲了保證零農殘,基地用的都是生態有機肥,綜合成本是常規肥料的兩倍。”在基地顯眼處,一塊“零農殘農業產業園——雲南陸良縣蔬菜出口標準生產基地”牌子上記錄着實施企業、監督單位、零農殘專家、基地負責人等信息。

計喬書介紹,基地種植蔬菜1200畝,都是按照出口標準施肥;同時,噴灌等農業設施安裝到位,只要一按開關,就能自動澆灌了。合作社還將基地種植區分成若干網格,就近招聘懂技術的羣衆參與種植,實現精細、精準管理。

近年來,陸良縣推進標準化生產,制定技術標準和生產規程53個。縣檢驗檢測所聯合中檢權威機構,開展農產品產地檢測,探索“一碼溯源”,確保綠色安全,讓“陸良蔬菜”好在生態、好在品質、好在放心。目前,全縣年均種植蔬菜90萬畝、產量250萬噸、綜合產值240億元。

陸良蔬菜發展初期,“有產業無品牌、賣得多賺不多”一直困擾着菜農。圍繞產業發展實際和羣衆關切,陸良縣堅持走品牌化發展道路,一方面抓標準強質量,一方面抓品牌建設強競爭,全力構建“區域公共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產地獨有品牌”的品牌體系,努力唱響“陸良蔬菜”品牌。目前,全縣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94個,“陸良香椿”“陸良臭參”“陸良藜蒿”被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蒿香大米”獲評全國特質農產品。累計認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8個、供港蔬菜基地3個、雲南省“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30個,全縣蔬菜產業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規模化種植的優質蔬菜。

得益於“陸良蔬菜”良好的“區域公共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產地獨有品牌”綜合效應,目前,陸良蔬菜外銷率已達93%以上。

“我們成功爭取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項目,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蔬菜冷鏈物流園,冷鏈處理能力80萬立方米,在西南地區處於領先地位,日均調出蔬菜超萬噸,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是天然的蔬菜大碼頭。”陸良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

資料顯示,陸良縣已成爲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蔬菜供應核心區和重要的“南菜北運”蔬菜供應基地,在國家“菜籃子”保供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在國內市場上,陸良蔬菜產品北上京津冀,南下粵港澳,東向長三角,遠銷北京、廣東、上海、福州、廈門、武漢等100多個城市;在國際市場上,陸良蔬菜也遠銷歐盟、東盟、俄羅斯等國際市場。

2025年雲南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知名蔬菜銷售商走進陸良活動在陸良縣盛大啓幕,來自國內外的數百名專家、學者、企業家齊聚陸良,爲雲菜、陸菜的高質量發展方向把脈會診,出謀獻策。好菜在雲南,優品選陸良,陸良蔬菜將爲“世界餐桌”貢獻越來越多的雲菜力量。(潘硯文 文/圖)

來源:陸良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