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長短線帳戶,長期投資報酬更優,效益三年就看到

圖/pixabay

作者: Mike

投資之所以要區別長短線操作,我的理由有兩個:一是長線投資享受美股長期價值增長的收益,二是短線操作關注經濟走勢抓住短期波動機會。

我最初的長線資金和短線資金分配是差不多的,幾乎各一半,經過3年左右的觀察之後,我發現長線帳戶的報酬率更高,獲利更穩定,而且耗費的精力和時間更少,所以我調整了長短線資金策略,把80%的資金分配在長線帳戶,只用 20%的資金來操作短線,之後可能會增加長線帳戶的資金,短線帳戶的資金則不再增加。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降低在短線操作上耗費的精力,把時間用來關注大盤走勢和長期的經濟政策,以及美國經濟長期的發展趨勢。與其花更多時間在短線操作上,不如好好佈局長線投資板塊,把重心放在長期的獲利。

我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是指在美國股市上,定期投資固定金額,通常是每月或者每季,以達到長期資產增值的目的。 這個策略的核心理念是透過定期投入資金,平均分攤市場波動,長期來看可以減少選擇市場時機的風險,同時也有助於累積財富。

定期定額的優點

1. 均攤成本:定期投資可以讓你在不同水位分批買進,分散單筆進場的風險。例如你手上有 4 萬美元可以投資特斯拉,當股價每股400美元時,你先買入10股,花掉 4,000 美元;剩下的 3萬6,000美元等跌價時再投入。

當下周特斯拉股價跌到280美元時(特斯拉這種股票真的有可能),你用剩下的資金可以買入128股,這樣你總共持有138股,比一開始就在400美元時全數買進只拿到100股,還多了38股。以上是拆成兩筆投資來舉例, 分散到每個月用固定金額投資,可以有效拉低長期持有成本。

2. 降低擇時風險:不用試圖預測市場的頂部和底部,市場波動可以自動「平均化」。說白了就是你不需要考慮短期波動,不管是漲了還是跌了,你都留有資金持續買入, 長期來看,避免了時間風險,因爲沒有人可以判斷漲跌。

3. 複利效應:定期定額下來,不僅能帶來資產增值,還能透過分紅、股息再投資等方式享受複利的增長。也就是說,你一直持有某一家公司的股票,有些股票的股息是很可觀的。

定期定額的缺點

1. 短期回報不確定:雖然美國股市長期來看有較好的增長趨勢,但短期內市場波動較大,定期定額也可能在某一段時間面臨一定的虧損。還是以特斯拉股票舉例,你在股價400元時只買了10股,但是第2天漲到了430元, 你可能會認爲自己少賺了,從2天時間來看,確實是帳面損失,這就是短期回報不確定。

2. 忽略市場估值:如果完全盲目定期定額,在估值過高的市場環境下,可能會影響投資的整體報酬。我在「Mike 是麥克──美股財富導航App」關注的股票清單爲什麼會提供估值的指導提醒,就是讓你知道這個股票短期的估值資料,現在適不適合入手。

3. 資金管理不靈活:定期定額有一定的僵固性,如果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可能不容易及時調整投資策略。當然我個人不認爲這是一定的,只是每個月固定投入的話,的確會有資金管理方面的疑惑,這個月你想定期定額標普 500 ETF,或者是那斯達克ETF,但是現在明顯市場價 格略高,你到底是買還是不買,是一個難以決策的問題, 這就需要你對市場的掌控有一定經驗,否則你就需要爲自己的短期操作買單。

定期投資的注意事項

1. 堅持:定期定額投資的關鍵就是長期堅持,短期波動可能會讓你有放棄的衝動,或者不敢買的想法,但是你要堅持持續買入並且持有,這就是市場常說的「buy and hold」。

2. 檢討:每個月堅持總結市場走勢,檢查自己的資金分配是否存在問題。比如說之前一直買大盤型ETF,但是因爲2025年AI和科技股的大趨勢,你也可以把定期定額的資金分配一部分到晶片或者雲計算這些股票上。

我自己的定期定額從理論上來說屬於「不斷調整的適應性定期定額策略」,說的具體一點,就是根據市場週期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的金額和比例,比如說市場跌的時候加大買入金額,價格上漲的時候保持不變或者減少買入金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在下跌時買入更多單位的股票或者比特幣,上漲時理性投入,長期來看這樣持有的資產價值更高。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社的《破局致富:從認知覺醒到財務自由,看懂資本遊戲規則,做出改變選擇》

作者:Mike

美籍華人,美股投資人、加密貨幣愛好者、自媒體創作者。他曾是中國體制家庭出身的普通人,經歷過迷惘、焦慮、財務卡關,也被生活壓到幾乎喘不過氣。沒有名校光環,沒有富二代背景,甚至投資的第一筆錢上也交過學費。直到一次創業與移民的經歷,讓他看清時代的遊戲規則。

他用投資一步步翻轉命運,實現財務自由,從「普通人」變成「有錢的普通人」。他說:「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在他眼中,翻身不是靠運氣,更不是靠努力,而是看懂世界的底層邏輯,讓認知帶你跨越階層。

如今,他旅居世界,在YouTube和書中分享:如何用思維投資、用認知賺錢,重寫你的人生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