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溫差亂腸胃!醫師揭早餐後吃1水果護腸道 改善便秘還能降疾病風險

▲ 秋老虎溫差亂腸胃!醫師揭早餐後吃1水果護腸道,改善便秘還能降疾病風險。(採訪撰稿/記者王威智;攝影剪輯/記者姜國輝)

記者王威智/採訪報導

時序入秋,白天高溫、夜晚轉涼,「秋老虎」型態的天氣讓不少民衆鼻塞、流鼻水,但除了呼吸道疾病,醫師提醒腸胃問題同樣不能忽視。臺灣腸道醫學會理事長郭昭宏表示,秋天本身是病毒盛行的季節,病毒性腸胃炎發生率較高;加上氣溫驟變,也容易誘發腸躁症、脹氣及便秘等症狀。再加上秋季民衆往往食慾大開,大吃美食後消化不良的病患也明顯增加。

郭昭宏強調,腸胃健康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秋天除了病毒和氣候影響,飲食型態同樣會拉響腸道警報。」

▲▼臺灣腸道醫學會理事長郭昭宏分享,腸胃健康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秋天除了病毒和氣候影響,飲食型態同樣會拉響腸道警報。(圖/記者姜國輝攝)

想要避免腸胃道不適,郭昭宏建議,民衆日常應把握「四大要素」:水分、纖維、運動與睡眠。除了保持規律作息,飲食中的「高纖水果」是最容易執行的日常保養方法。

其中,富含膳食纖維與奇異酵素(Actinidin)的綠色奇異果,是醫界公認的「腸道好幫手」。郭昭宏指出:「綠奇異果的可溶性與不可溶性纖維比例約爲1比2,不僅能吸水膨脹促進腸道蠕動,還能幫助排便、減輕腹脹。」若能在早餐後吃一顆奇異果,不僅可促進腸道蠕動,搭配一杯水更能增加舒適感。若在晚餐後補充一顆,則有助於分解蛋白質、減輕消化道負擔,甚至能改善睡眠品質。

▲▼國際期刊研究指出,每天攝取綠色奇異果可改善便秘、促進腸道蠕動,長期還能降低大腸癌風險。(圖/記者姜國輝攝、pmc.國際期刊)

多篇國際研究顯示,連續兩週每天攝取兩顆奇異果,能讓每日平均排便次數從1.5次增加到2次以上,顯著改善便秘、腹脹問題。更重要的是,規律的排便習慣還能降低約 13% 的大腸癌發生率。

郭昭宏進一步補充,奇異果屬於低FODMAP(低腹敏)食物,不易引起腸道敏感族羣的腹脹不適,美國FDA也曾將奇異果列爲具抗癌潛力的健康水果。

▲奇異果屬於低FODMAP(低腹敏)食物,不易引起腸道敏感族羣的腹脹不適,美國FDA也曾將奇異果列爲具抗癌潛力的健康水果,醫師建議早晚飯後各吃一顆。(圖/記者姜國輝攝)

除了纖維,綠色奇異果還是低GI水果,不會造成血糖大幅波動,對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與年長族羣來說特別合適。郭昭宏指出,黃色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更高,綠色奇異果則酸甜適中,秋季產量充足、價格合理,是日常最值得推薦的營養水果。

他提醒民衆:「腸道健康不能等出問題才就醫,從早餐開始,在飯後補充一顆綠色奇異果,再搭配足夠水分、運動與睡眠,就是最簡單有效的腸胃保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