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棟榮離職後,中庚基金持有人“開溜”!
丘棟榮離職後,中庚基金“風雲變幻”:隱形重倉股“大變身”,持有人“開溜”啦!
最近,公募基金年報扎堆披露,那場面,就跟“神仙打架”似的,各路數據、信息讓人應接不暇。這不,3月25日,中庚基金也交出了旗下基金2024年度的“成績單”。不過,這份年報可有點不一樣,因爲它是明星基金經理丘棟榮在2024年7月離任後,相關產品的首份完整年報。這年報一出來,好傢伙,隱形重倉股“大換血”,持有人也紛紛“告退”,背後到底藏着啥故事呢?咱一起來扒一扒!
隱形重倉股“大換血”:風格突變還是另闢蹊徑?
丘棟榮在中庚基金那可是響噹噹的人物,他管理過的幾隻產品,規模大、業績好,粉絲衆多。就拿中庚價值領航混合來說,那可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任職總回報超100%,不少投資者都是衝着他的名氣和投資能力來的。可丘棟榮這一走,接棒的基金經理們會怎麼操作呢?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年報一公佈,答案揭曉,隱形重倉股的變化可太驚人了!先看中庚價值領航混合,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年末,這基金的持股數量從同年上半年末的135個銳減到81個,持股換手率高達161.1%,這換手率,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刺激。再看看持倉比例排名11 - 20名的隱形重倉股,簡直是“面目全非”。2024年下半年,新增長春高新、紫金礦業、吉祥航空、山東黃金H股、金誠信以及安井食品這些“新面孔”,而中國海外宏洋集團、川儀股份、比亞迪電子則被減持了。
對比2023年年報,變化更是誇張,持倉排名11 - 20名的個股幾乎全部“換血”。以前的隱形重倉股裡,快手—W、康華生物、美團—W這些,現在連影子都找不着了,就像一陣風颳過,全沒了。這可把投資者看得一愣一愣的,心裡直犯嘀咕:“這是唱的哪出啊?”
新加入的這些隱形重倉股,所屬行業也是五花八門。山東黃金H股、金誠信、紫金礦業都來自有色金屬行業,這幾個在2024年的表現還挺亮眼。截至3月25日收盤,紫金礦業近一年漲幅達到21.72%,山東黃金H股也漲了17.13%,就像兩顆閃閃發光的“大金磚”,給基金增色不少。吉祥航空屬於交通運輸行業,近一年漲了12.16% ,坐這趟“航空快車”也挺值。可長春高新、金誠信、安井食品就沒這麼幸運了,近一年分別跌了17.48%、8.91%、3.39% ,這就像坐了“滑梯”,一路往下滑,讓投資者有點心塞。
接棒中庚價值領航混合的基金經理劉晟,在年報裡透露了自己的投資思路。他說重點關注從需求側出發的一些領域,像醫藥、智能電動車、泛AI產業鏈這些科技股,都是未來潛力無限的“潛力股”。同時,還盯上了地產、消費等內需板塊。他覺得政策轉向,居民消費信心提升,這些板塊就像被注入了“強心針”,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航空公司,客座率提升,新飛機交付受限,盈利肯定能回升,這眼光,還真挺獨到。
中庚小盤價值股票這隻產品,隱形重倉股同樣變化不小。江山歐派、仙樂健康、春立醫療、圖南股份、比音勒芬、錦泓集團這些新成員加入,涉及可選消費、醫療保健等行業。現任基金經理陳濤在年報裡說,操作上根據個股股價表現和基本面情況,像個“靈活的指揮家”,動態調整部分個股權重。減持電子、動物蛋白、汽車零部件等行業,增持消費、醫藥、軍工、有色、化工等行業,就是想趁着政策轉變,多在內需型、順週期的“賽道”上跑一跑。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就說,基金隱形重倉股這麼大的變動,很可能意味着基金公司或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變了。新增的品種緊跟熱點,還挖掘了不少估值底部的細分領域龍頭,看來這些“新舵手”們是想另闢蹊徑,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投資之路呢!
持有人“大逃亡”:9萬戶爲啥說走就走?
隱形重倉股這邊熱鬧非凡,持有人那邊卻傳來“壞消息”。丘棟榮一走,他曾經管理的5只產品,持有人戶數就像坐了“滑梯”,一路下滑。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這5只產品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戶數合計25.85萬戶,和2024年上半年末的34.85萬戶相比,環比減少了9萬戶,降幅達到25.84%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相當於一大羣投資者都“拋棄”了這些基金。
中庚價值領航混合和中庚小盤價值股票這兩隻明星產品,“受傷”最嚴重。中庚價值領航混合的基金持有人戶數減少了4.01萬戶,中庚小盤價值股票也減少了2.05萬戶。另外幾隻產品,中庚價值靈動靈活配置混合、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混合、中庚港股通價值股票,持有人戶數也分別減少1.12萬戶、1.1萬戶和0.72萬戶 。這場景,就像一場“大逃亡”,投資者們紛紛撤離。
機構投資者這邊也不太平。除了中庚港股通價值股票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環比增長13.08%外,其餘4只產品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都縮水了。中庚價值領航混合的機構持有份額從5.24億份驟降至0.65億份,就像坐了“跳樓機”,落差巨大。中庚小盤價值股票、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混合的機構持有份額,也從2024年上半年末的超1億份,縮水到2024年末的不足3000萬份和不足6000萬份。
更讓人驚訝的是,中庚基金內部人士也開始贖回這些產品。拿中庚小盤價值股票舉例,2024年上半年末,中庚基金高級管理人員、基金投資和研究部門負責人還持有不少份額,數量區間大於100萬份。可到了2024年末,就只剩下50萬 - 100萬份了,這變化,讓人捉摸不透。
隨着投資者“出走”,管理費也跟着大幅縮水。2024年,丘棟榮曾經管理的5只產品合計管理費爲1.85億元,和2023年同期的4.19億元相比,同比減少了55.85%,幾乎“腰斬”。中庚價值領航混合2024年管理費爲6338.85萬元,2023年可是1.55億元,同比減少達59.13% 。這管理費少了這麼多,基金公司心裡估計也不好受。
郭施亮分析,管理費縮水,很大原因可能是產品對客戶的吸引力下降了。畢竟,基金經理換了,投資風格變了,業績也沒以前亮眼,投資者自然就不買賬了。另外,基金業績表現平平、市場風格變化這些因素,也像“三座大山”,壓得產品喘不過氣來,讓投資者紛紛選擇離開。
未來咋走?中庚基金“押寶”這些方向!
隱形重倉股變了,持有人少了,那中庚基金接下來打算咋辦呢?3月25日,中庚基金在同名公衆號裡發文,透露了基金經理團隊對後續市場的看法。
他們覺得現在的市場就像一個“大迷宮”,轉型、債務、地緣等問題層出不窮,經濟和市場都不太穩定,充滿了挑戰。不過,2025年以來,新變化也不少,DeepSeek、機器人這些新事物的出現,讓中國資產的發展有了新的“故事”,就像給市場注入了一劑“興奮劑”。
展望2025年,基金經理團隊還是比較樂觀的。他們認爲更加積極精準的宏觀政策會像一陣“春風”,助力經濟企穩回升。重點關注中國科技浪潮,這可是未來發展的“重頭戲”。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智能電動車、泛AI產業鏈這些領域,就像一片廣闊的“藍海”,充滿了機會。同時,供給側再平衡、經濟正向循環也是關注的焦點,這就好比給經濟發展找到了一條“快車道”,能讓市場更加健康地發展。
不過,他們也沒忘記提醒大家,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不穩定因素,就像隱藏在暗處的“小怪獸”,隨時可能冒出來搗亂。所以,在投資的時候,還是得小心翼翼,不能掉以輕心。
這次丘棟榮離任後的首份年報,給大家展示了中庚基金的一系列變化。隱形重倉股的調整,反映出基金投資風格的轉變;持有人的減少,也給基金公司敲響了警鐘。未來,中庚基金的這些“新舵手”們能不能帶領產品重回巔峰,在市場上乘風破浪呢?讓我們拭目以待!說不定,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庚基金又能創造新的輝煌,重新贏得投資者們的青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