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臺師範學院連續多年組織志願者爲中小學生提供課後服務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特約通訊員 金浩田)“老師,這些標本太活靈活現了,快給我們講講吧!”近日,在海南省定安縣龍河鎮中心小學的科普展上,孩子們對生物專業作品產生了濃厚興趣,圍着老師提問。來自瓊臺師範學院的朱爲菊博士給孩子們展示了衍紙藝術、植物壓花和植物拓印等作品,孩子們在志願者的組織下井然有序地參觀,感受生物之美,激發着他們積極探索自然科學的奧秘。

今年3月,瓊臺師範學院組建12支志願服務隊奔赴本省的12所小學,220名志願者攜20餘門特色課程點亮課後時光。在海口市瓊山區第十二小學,孩子們隨着志願者指尖流轉的韻律輕輕哼唱,踏着輕快的節拍翩然起舞。志願者用古箏、聲樂、舞蹈課,帶孩子們感受藝術,喚醒他們對美的嚮往。在海口市白沙門小學,志願者聲情並茂地講述雷鋒事蹟,在學生心裡種下紅色種子。隨後,孩子們用彩筆繪製出自己理解的雷鋒精神,黑板報上一幅幅“紅領巾助人圖”傳遞着溫暖力量。海口市桂林洋中心小學綠茵場上,瓊臺師範學院體育學院的志願者創新設計體適能遊戲,讓運動技能充滿趣味。從藝術薰陶到科學啓蒙,從傳統文化傳承到體育強身,課程矩陣精準對接“五育並舉”育人目標。

“在多次的課堂實踐中,我真正讀懂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真諦。”該校青年志願者協會活動負責人劉金英道出實踐育人的深層價值。參與支教的師生志願者們也紛紛表示通過支教實踐不僅增強了教學能力,更能直面教學實踐中的現實挑戰,提升自我的應變能力,感悟到教育教學情懷。

自2022年以來,該校精心打造的“學習雷鋒見行動·志願服務助雙減”品牌項目,累計組織2800餘人次師範生深入海南各個市縣,構建起高校資源下沉基礎教育一線的創新實踐樣本。

作者:金浩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