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人大:代表“面對面” 解憂“心貼心”

每月20日,是濰坊青州各級人大代表的“民情日”。長期的“坐班”制度已經讓代表和羣衆之間形成了“默契”,這一天全市70多個代表聯絡站總會很熱鬧,代表們會按照牆上排班表的順序,兩人一組輪流進站“上班”,羣衆帶着問題“面對面”跟代表說道說道。

“小區南、北兩個區域之間的通道上,擺攤設點較多,影響交通出行、市容環境”“兩所學校的大門口都在同一條巷子,接送孩子的車輛把路都堵死了!”“社區管網設施老舊,汛期雨水排泄不暢,水漫路面,羣衆出行困難”……翻開聯絡站的民情日記簿,裡面記錄着問題的提出人、接待人、承辦單位、辦理過程、辦理結果、完成時間等。

青州市東北部的東夏鎮是全國春白菜的主產區之一,鎮域內種植面積8000餘畝,一到產銷旺季,交易中心周邊車流不息。部分菜農爲圖方便,隨意將秸稈、爛菜傾倒在路邊地頭,嚴重影響車輛通行,被車輛碾壓過的菜葉也加重了環衛工人的清理難度。該鎮羣衆在“民情日”多次向人大代表反映此事。鎮人大迅速集結代表力量,協同執法隊,對易傾倒路段不定時巡查,對傾倒現象現場制止,科學劃定可傾倒菜葉區域,及時告知菜農、菜商和裝卸人員。“菜葉子沒有了,裝白菜的貨車也去了固定地點,道路暢通了,出門也方便了!”東夏鎮蘇屯村的村民高興地說。

竇蘭惠是一位年過七旬、連任七屆的老代表,每到她“坐班”,進站反映問題的羣衆格外多,她總是耐心記錄,逐條幫助解決。老齒輪廠宿舍建成30多年,設施老化,近期因停水和水費問題引發矛盾。爲找準矛盾源頭,竇蘭惠聯繫相關單位到現場探查,同時請居民一同到現場,最終揪出了“罪魁禍首”——因年久失修導致水管“跑冒滴漏”,徹底消除了居民認爲是人爲原因導致水費貴的誤解。心結解了,矛盾也解了。竇蘭惠通過“民情日”推進30餘件問題解決,用她的話說,“民情日”讓她更好實現了“維護和諧打頭陣,爲民服務在路上”。

位於王府街道的南燕都小區總佔地面積6.8萬平方米,入住2000多人,是遠近聞名的“青州市示範小區”“青州市文化進社區先進單位”“巾幗文明社區”。幸福家園非一日所成,南燕都小區一度管理混亂,鄰里糾紛無人調解、公共設施無人維修、綠化破壞無人管理,直到王府街道人大工委把代表聯絡站設在了小區裡,李春蘭、王玉華、曹春雪、李青青等代表駐站,給小區居民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協商議事、難題化解的平臺。頂樓房屋漏水,代表們第一時間聯繫物業公司、施工方協調解決;樓宇牆皮脫落,代表們與住建局溝通商議解決辦法;綠化樹枝擋光,代表們組織志願者一起進行修剪;個別居民私搭亂建,代表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直至違建全部拆除;樓道里堆放雜物、停放電動車,存在較大消防安全隱患,代表們聯繫街道社區,帶領社區工作者、網格員開展“敲門行動”,耐心向居民解釋這樣的危害和嚴重後果,動員居民參與清理,暢通了居民的“生命通道”。

換屆以來,青州市各級人大代表人均參與“民情日”活動4次,記錄、解答、辦理羣衆各類問題2700餘個,形成代表建議轉辦72件。“民情日”機制讓羣衆能定期找到人大代表反映問題,表達意見更爲便捷,代表們也能更好地傾聽民聲、匯聚民意、解決民憂,將代表履職成效切實轉化爲羣衆的幸福指數。

(通訊員 王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