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眷村修復14年仍停在二期修復 議員:比蓋捷運還慢

民進黨議員楊典忠批評,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修復14年還在修第二期,修復進度比興建捷運還慢。記者餘採瀅/攝影

臺中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目前進行第二期修復工程,民進黨議員楊典忠批評,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修復14年還在修第二期,修復進度比興建捷運還慢,反觀審計新村、刑務所宿舍羣已修復完工,質疑臺中市府對清水眷村大小眼,要求市府加速修復進度。臺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表示,清水眷村屬於文化資產建築,修復工程都要依文資法,慢工出細活,將會持續修復。

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佔地約6.25公頃,是原空軍眷舍信義新村,包含遺址和聚落羣等重要文化資產身分,是現存13處全國眷村文化保存區中少見的大型園區,共規劃四期修復工程,目前進行第二期修復工程,修復經費超過2億1千萬元。

議員楊典忠表示,清水眷村園區總面積18000坪,14年市府只修復面積1600坪,修復面積比例不到1成,125棟房舍只有修復18棟,可見市府處理態度明顯拖延、消極,根本沒有主動積極推動清水眷村園區的決心。

楊典忠說,臺中四大眷舍聚落審計新村、光復新村、刑務所宿舍羣與清水眷村,都是在臺中市合併升格後確認文資身份,啓動修復再利用,審計新村與光復新村因摘星計劃成臺中青創基地與網紅熱門打卡景點,刑務所宿舍羣更被中央選爲國家漫畫博物館,反觀清水眷村14年來只修復第一期,質疑市府文資修復大小眼,嚴重影響海線文化觀光發展。

楊典忠質疑,市府從1997年挖掘清水眷村園區發現中社遺址、2012年鎮政路打通,挖掘67具墓葬,考古文物放在科博館與中研院不同單位,有清理嗎?考古文物是否還在?

鄭照新指出,清水眷村文化園區第二期修復工程去年9月開工,修復工程涵蓋42棟建築,預計2027年7月完工,第三期再修復25棟,目前正向中央申請經費,未來使用空間會越來越大。他強調,清水眷村因有遺址,修復進度雖不如議員期待,修復時間比較久不代表不重視,且市府投入清水眷村修復工程經費不會比審計新村、光復新村、刑務所宿舍羣來得少,文資修復需要慢工出細活。

文化局長陳佳君說,清水眷村地下有中社考古遺址,並登錄爲聚落羣,修復必須符合文資法程序,增加修復困難度,目前進行二期工程修復,預計2027年可修完工,第三期工程將爭取中央補助4億。而考古出土文物依文資法可存放在考古單位,都會有考古文物清冊,需要經費進行考古文物整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