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重建公衆信任,捍衛醫德醫風

國家衛生健康委5月15日通報了關於肖某引發輿情事件調查處置進展情況,回答了多個社會廣泛關注的細節。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肖某被吊銷執業證書,涉事規培醫生董某瑩四項證書遭撤銷,協和醫學院“4+4”試點班被全面整改。國家衛生健康委以實際行動展示了絕不護短、嚴肅處理的堅決態度,這讓廣大網友感到欣慰。

協和醫院是中國頂尖醫院,培養出張孝騫、林巧稚、曾憲九、吳階平等一批醫學大家。協和醫院不僅有高超的醫療技術,歷代醫護人員兢兢業業,救死扶傷的精神更是代代相傳,廣爲人知。但這次事件給公衆造成了巨大心理衝擊和裂痕。協和“4+4”試點班的設計初衷本是爲培養跨學科醫學精英,但其執行中反映出三重製度漏洞:入學資格審查依賴單方材料、論文查重系統形同虛設、臨牀實踐缺乏過程監測。

調查也證實並公佈了董某瑩的求學造假之路。2023年博士學位論文主體部分重複率超過20%,存在抄襲剽竊學術不端行爲,情節嚴重。同時,董某瑩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發表的學術論文有3篇屬於不當署名、1篇屬於重複發表,存在科研誠信問題。大家都不禁在問,誰是董某瑩背後的“智囊”,是哪隻無形的手讓她通過層層關卡成爲一名醫生的?這種“醫學速成”路徑本質是對教育公平的踐踏,當寒門學子在規培制度中苦熬時,特權者卻能在四年間完成從經濟學到醫學博士的“華麗轉身”。那位棄患者而去的肖醫生更讓人不能容忍。作爲患者生命的守護者,肖某的行爲是在毀壞醫生的神聖形象,“將個人情緒凌駕於患者生命安全之上”不僅是醫德盡失,更形同殺人。這位曾被譽爲“肖一刀”的北大醫學博士,職業道德和個人道德雙重破產,不僅毀掉了自身,更是給醫生的羣體形象造成了巨大傷害。

更深層的潰敗在於監管權的割裂。中日友好醫院對規培醫生臨牀操作的放任令人震驚:董某瑩在泌尿外科三個月僅參與兩臺手術卻獲評優秀,這種考覈的形式主義恰是醫療質量監管空心化的縮影。衛健委通報顯示,涉事醫院的行政處罰與醫師資質吊銷分屬不同部門,這種“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監管模式,使得違規行爲總能找到制度夾縫。顯然,“全過程監督”,在醫學教育領域未能落地。

讓人欣慰的是,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查組正聯合有關部門,對本次事件涉及的相關單位、人員開展深入調查,對違規違紀違法等問題將嚴肅追責問責,調查情況將向社會公佈。深挖根源,嚴肅處理,這讓公衆期待下一步的調查結果。

此次事件不僅是個人失德的懲戒,更是對醫療與教育領域深層問題的警示。國家衛健委的雷霆手段亡羊補牢,彰顯了治理決心,但根本解決需依賴制度重構與價值觀重塑。未來更需以“零容忍”態度打擊隱藏在背後的特權腐敗,以透明化改革重建公衆信任,讓醫學聖殿迴歸救死扶傷的初心。

#青平#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