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應景食物青團小心食用 慎防噎喉、急性胰腺炎

清明應景食物青團小心食用慎防噎喉急性胰腺炎。(大陸央視)

清明應景食物青團小心食用慎防噎喉急性胰腺炎。(大陸央視)

大陸國家應急廣播報導,今天(4日)是清明節,祭祖、踏青、品寒食是清明傳統民俗。作爲清明代表食物,青團(閩南、潮汕稱「草仔粿」、客家稱「艾粄」、香港稱「清明仔」或「雞屎藤茶粿」)竟能把人送進醫院?

報導稱,大陸市場芒果味、抹茶味、蜂蜜燕麥、鮮花牛奶等等五花八門的青團讓人食慾大開,然而,清明節前,杭州蕭山沈女士(化名)卻因把每種口味青團吃了個遍,把自己吃進醫院,起初以爲是胃痛,在杭州市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檢查後,才得知患上急性胰腺(髒)炎,而且是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不得不住院三天。

醫生解釋,新式青團餡料大多比傳統青團更加高脂高糖,大量進食會導致血脂,尤其甘油三酯急性增高,極易誘發急性胰腺炎。發病急、進展快、併發症多,如病情嚴重或治療不當,可能會危及生命。

浙江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胃腸胰外科主任醫師塗建鋒指出,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症,約20%患者可能發展爲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達20%~30%,且可併發胰腺膿腫、假性囊腫、胰瘻、糖尿病等併發症。

急性胰腺炎的常見症狀有腹痛;噁心、嘔吐及腹脹;發熱等。

腹痛,多表現爲進食後不久突發持續性上腹部疼痛,甚至如刀割般絞痛,常向背部放射。 老年人腹痛發作時往往不劇烈,因此若老人出現腹部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時,應提高警惕並及時就醫。

噁心、嘔吐及腹脹:多在起病後出現,可頻繁發作,且嘔吐後腹痛、腹脹不會緩解。

發熱:多有中度以上發熱,持續3-5天。若胰腺發生壞死,則可能出現高熱。

應對急性胰腺炎應急處理需注意:

停止進食:患者應立即停止進食,防止胰液分泌量增多,加重病情。

及時就醫:急性胰腺炎是一種急危重症,需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一旦發現相關症狀,應立即就醫。

緩解疼痛:幫助患者處於仰臥體位,雙腿屈曲,減輕疼痛。

當疼痛難忍時,切勿揉肚子,更不能吃止痛藥。揉肚子可能促使炎症擴散、加重病情。服用麻醉性止痛藥會掩蓋腹痛症狀,給醫師診斷增加困難。

保持呼吸道通暢:嘔吐頻繁者應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

補液防脫水: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因嘔吐、禁食等原因導致體液丟失過多,可給予點滴、電解質平衡、維持酸堿平衡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