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實探|預約量暴漲!這個行業大火

清明小長假,多地景區發出人流預警,“堵車、限流”等話題多次衝上微博熱搜。

今年清明假期,恰逢洛陽第42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開幕,洛陽也成爲許多人清明假期首選地。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洛陽成爲年輕人體驗漢服的不二之選,大街上的漢服妝造店隨處可見。

數據顯示,近期洛陽“復原妝造”美團搜索量同比上漲超200%,有網友討論稱“河南洛陽遍地牡丹滿眼公主”。

預約量激增近三成

在洛陽較爲熱鬧的商業街,券商中國記者看到,不到百米的街道上近20家漢服體驗館林立。

黃鈺霖/攝

“清明假期的預約數量是平時的兩到三倍。”在洛陽十字街附近經營漢服體驗館的陳先生告訴券商中國記者,他的漢服館清明單日接待人數就達30人。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近期洛陽“復原妝造”搜索量同比上漲213%,洛陽也成爲全國“復原妝造”搜索量第一的城市,其次爲西安、蘇州、北京、杭州。

據瞭解,火爆的“復原妝”是通過化妝技術儘可能還原某個時代典型的妝容和髮型,洛陽最火的復原妝造大多以唐朝女性造型爲基礎,通常復原妝的打造需要較長的時間。陳先生介紹,漢服體驗價(包含服裝、造型等)基本上由100元到400元不等,根據品牌、樣式不同而定。

據券商中國記者觀察,每位女性客人的妝造時間大約在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左右,男性客人的妝造則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陳先生店裡共有5位化妝師,但在旺季時仍然應接不暇。

“最早的客人早上6點鐘就到店化妝了。”店內的化妝師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由於清明檔期非常難預約,不少客人爲了體驗漢服,會選擇較早的時間到店。“一來到洛陽就能看到很多漢服店,就算不‘約拍’,穿着逛也覺得挺好玩的。”在應天門景區,一位身着漢服裙的00後女孩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數據顯示,2023年初,洛陽漢服經營主體只有不到20家,截至2025年春節,門店數量已激增至3000家以上,兩年時間增長超百倍。

洛陽應天門景區前,有遊客在拍攝漢服造型(黃鈺霖/攝)

除漢服體驗館外,漢服熱還帶火了“約拍”經濟。在洛陽應天門景區前的廣場上,漢服攝影、直播等攤位數不勝數,有攝影攤主告訴券商中國記者,藉助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營銷傳播,清明假期的日收入已超1500元。

漢服店“不洗衣服”?

假期漢服熱持續升溫,有媒體報道稱“部分旅拍店服裝幾乎不清洗”,引發爭議。

“我們店裡的服裝由客人統一在晚上10點前歸還,我們有合作的乾洗店會在10點半來取走,統一在第二天開店前送回來。”陳先生告訴記者,正規經營的漢服體驗館很少出現報道中從不清洗的情況,因爲正版漢服價格並不便宜,爲了延長使用時間、保證衣服質量,他們在出借漢服時也會收取押金。

“在旺季確實會出現來不及洗的情況,有店家會只清洗汗漬部位如腋下、脖頸等,不會有完全不清潔的情況,客戶在消費時最好問清楚是不是’一客一洗‘。”另一位漢服體驗館老闆向券商中國記者透露,確實有聽說部分店家爲節省成本,長時間不清洗衣物。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產業研究院教授吳麗雲告訴券商中國記者,目前旅拍行業在全國層面並沒有出臺相關的管理條例,但在旅拍較多的城市如大理、廈門、蘇州等會有基礎的管理規範。

“衣物清潔和價格更多的還是市場自律。”吳麗雲指出,目前旅拍行業還在蓬勃發展,諸如衣服清洗頻率等較細的管理問題即使是旅拍產業火熱的城市也未有相關規定,此外,漢服等傳統服飾部分材質特殊,如使用常規的水洗晾曬,也有可能影響其造型和使用體驗,特殊清潔則對商家經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消費者可以在選擇門店時就多加註意。”吳麗雲提示,諸如價格、款式、包含服務等,消費者都可以在選定前多做對比和功課,避免消費糾紛。“這也是一個市場不斷成熟完善的過程。”她表示,隨着旅拍行業火爆,服裝清潔等問題被擺上檯面,此類討論也會倒逼旅拍商家不斷優化和改進,同時推動行業規範的出臺。

人從衆!洛陽多個景區人流量爆滿

清明假期第一天,龍門石窟景區發佈提示,該景區4月4日、5日線上門票預約已滿,券商中國記者於4日下午實探龍門石窟景區發現,下午16時左右,該景區已開始引導遊客分時入園,即便如此,景區內人潮仍然十分擁擠。

清明假期龍門石窟景區(黃鈺霖/攝)

除龍門石窟景區外,洛陽博物館、白馬寺、洛陽古墓博物館等當地景區人流量同樣觸發“預警”。洛陽博物館清明節假期(4月4日、4月5日、4月6日)預約已滿、洛陽古墓博物館4月4日、4月5日預約已滿。

4月5日,洛陽古墓博物館參觀人羣(黃鈺霖/攝)

責編:羅曉霞

排版:劉珺宇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