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到!老人提醒“今年清明遇雙破,3人不上墳”,指哪三人?
今年公曆4月4日,農曆二月二十六,下午三點零二分清明。今年清明逢雙破,三人不上墳。分別指的是哪三類人?
1·由節氣變爲節日
春季的三個月,從立春開始到驚蟄之間是寅月,是春季氣息增強,冬季寒氣消退階段;驚蟄到清明間是卯月,是春季特徵最明顯的階段,中間的春分節氣,是夏季力量萌生的起點。
清明到立夏前的這段時間屬於辰月,春季特徵開始減弱,夏季特徵慢慢增強,因此清明是春夏交替的起點,也是天氣由暖變熱的轉折點。
清明被確定爲節氣,大概是在春秋時期,《管子》裡已經有了“十二清明,髮禁”的語句。從節氣轉爲“節日”應該源於唐代。
起初,人們只在寒食節祭祖,寒食在冬至後第105天,在清明前的一到兩天。古代寒食節的假期大多在3天以上,而清明基本上都處在寒食假期當中,因此寒食祭祖、踏青等活動也會在清明進行。
宋代以後,民間興起祭祖“燒紙錢”的習俗,而寒食節禁火,人們便在清明祭祖。從此清明慢慢取代寒食,和中元節、寒衣節一起,成爲傳統文化裡的“三大鬼節”。
2·今年清明節的特點
清明是春季辰月的開端,辰月是夏季力量接棒的起點,所以清明交節時刻的特點,不僅代表整個辰月的特點,也代表夏季的主要特點。
今年清明節的交節時間是農曆二月二十六,下午三點零二分,這個時間是甲辰年、戊辰月、戊戌日的庚申時。
辰、戊、戌都屬土,再加上地支藏乾的土,交節點上土的力量就特別強。土強生雨溼,代表清明後陰雨天氣會相對較多,空氣裡的溼度相對較大。
並且辰爲春季之庫,戌爲秋季之庫,春與秋相對、辰與戌相對,所以今年的清明節不僅是歲破,還是月破,同時庫與庫的相對又爲“四擊”。
辰庫裡藏着乙木、戊土和癸水,辰庫被“破”,裡面的乙木和癸水就會漏出來,木出生風、水出有雨,預示清明和辰月風多、陰雨天氣多。
春季屬木,木對應人體肝臟,木強肝氣旺,肝氣旺則制脾土。脾主運化,脾土受制虛弱,身體就容易生溼,雨水又會加重寒溼,使上浮的肝氣鬱堵,易令人春困無力且容易上火。
注意調整作息時間,晚睡早起,睡覺時間不晚於23點,適當戶外運動,助力氣血運行,使陽氣升發,散開體內溼濁。
3·3人不上墳
一是女士:以前民間有種說法稱,清明時節有凶神下界抓陰氣重的女子。女子本來屬陰,墓地則多在荒涼野外,墳塋聚集陰晦氣重,再去上墳就容易招穢致病。
因此女子們在清明這天,都會出門踏青遊玩,折柳、盪鞦韆等,讓自己一直處在季春陽光之下,也就有了“女子清明,男子年”的說法。
就算必須要去掃墓祭祖,女子們回家後也要用燒剩的紙錢剪成門的形狀,貼到門上,以免發生不祥之事。
二是孩子:現代,一些人會在掃墓時帶着孩子,名曰幫他們“尋根”,這種做法在古代也是不被允許的。
原因有二:一是孩子小陽氣較弱,掃墓祭祖容易受到驚嚇,嚴重者還會導致夜眠不安、發熱生病等;二是孩子小不太懂事,看到墓地人來人往,感覺熱鬧新鮮,會在墓地喧譁笑鬧,會造成驚擾對雙方皆不利,特別是三歲以下的小孩子。
三是辰戌之人:今年清明節逢“歲破”“月破”大耗之日,辰和戌爲五行之庫,也是季節之庫,衝撞的力量會比較強。同時辰月戌日又爲白虎之日,戊戌干支都屬土又爲復日,加重衝撞與肅殺。
辰和戌相對,本來是戌狗衝撞辰龍,但是今年是辰龍年,辰的力量也比較強,所以戌狗一樣會受到傷害。
因此,清明當天三點以後,戌狗、辰龍都不宜在墓地停留,特別是老人和孩子。要注意明火、開車要慢,同時注意控制脾氣、壓制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