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工傷康復協議機構增至19家

原標題:青島工傷康復協議機構增至19家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嬙 通訊員 劉曉宇

“發生工傷後,單位同事幫我申請工傷認定時瞭解到工傷早期康復有關政策,我在工傷康復機構得到了及時的康復訓練,現在恢復得比預期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很多。”青島某電商公司李先生說。

2024年,青島市入選全國首批工傷康復重點聯繫城市。爲充分發揮工傷保險制度優越性,加快推進工傷康復工作提質增效,按照國家、省部署要求,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青島市民政局、青島市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印發了《青島市推進工傷康復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探索構建“醫療康復爲基礎、職業康復爲核心、社會康復爲紐帶、再就業扶持爲延伸”的新型工傷康復體系,有效提升工傷康復成效和服務水平,助力工傷職工儘早迴歸社會、家庭和崗位。

近年來,青島市以“高標準、高起點、嚴要求、有特色”爲標準,努力搭建工傷康復服務平臺,合理佈局工傷康復機構,持續擴大工傷職工康復受益面,讓職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便捷的工傷康復服務。目前,全市工傷人員已累計達20.3萬人,其中近30%的人員存在工傷康復需求。鑑於工傷康復需求量的加大、原有工傷康復資源佈局不夠充足的情況,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嚴格按照工傷康復協議機構評估准入制度,將10傢俱有康復技術特色優勢、功能完備的區市級醫療機構納入工傷康復協議機構,進一步拓展工傷康復機構覆蓋範圍,爲工傷職工提供集醫療康復、職業康復與社會康復相結合的全方位服務。截至目前,青島市工傷康復協議機構已達到19家,覆蓋至各區市,逐步構建起公立醫院、專科醫院、傷養機構銜接順暢、功能互補、層級分工明確的工傷康復服務體系。

依託工傷康復協議機構,青島市積極推進工傷康復早期介入,抓住工傷康復最佳“黃金期”,全力打造工傷康復“3+3”模式,即以優越的醫療環境、先進的設施設備、專業的技術團隊,爲工傷職工提供優質的傷情評估、康復訓練和職業培訓服務,更好地提升職工生活自理能力、職業勞動能力和社會生活能力,幫助其儘快迴歸工作崗位,提升生活質量。

下一步,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以全國工傷康復聯繫點城市爲契機,加強部門協同,積極探索多元化工傷康復服務模式,推出更多工傷康復配套措施,讓廣大工傷職工享受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康復服務。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