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附醫進度一拖再拖…醫療區域失衡 民代要桃園市府硬起來
桃園現有醫療資源多分佈桃園、中壢2區,長期失衡讓其他地區民衆及民代頗有怨言,市府近期推動市立醫院雖博得掌聲,但在處理清大蓋醫院方面被批評「消極」,藍綠民代都盼市府「硬起來」。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徐其萬指出,桃園若以國道1號爲界,西側範圍含括蘆竹南崁、大園、中壢青埔、觀音、新屋等地和國際機場,幅員遼闊,稍具規模的醫院竟只有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醫療比例明顯失衡。
徐其萬表示,地方現在隨航空城計劃發展迅速,人口不斷移入,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另外,桃園機場曾是防堵新冠肺炎的第一線,但地方缺乏能讓旅客就近收容治療的醫院,對搶救生命不利。機場現在正在蓋第三航廈,能預期未來旅客隨航班成長,爲確保人命安全,興設大型醫院實有必要。
桃市府去年對清大下通牒,但今年態度改變,見對方招商流標仍給續簽意向書機會,引來藍綠批評。
民進黨桃園市議員彭俊豪認爲衛生局態度消極,指桃園醫療資源不足,各醫院病牀飽和,民衆甚至被迫在急診室躺好幾天。
彭俊豪認爲市府應該拿出更積極的辦法,加速推動醫院興建。
徐其萬也說,清大附醫從前市府推動至今,民衆期待一再落空,「如果清大有誠意與能力就不會一拖再拖」,盼現在的市府「硬起來」,不管怎麼做,都要趕快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