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香氛執念,也可以眼見為憑
執念,眼見爲憑。我以爲我只是喜歡家裡香香的,直到看着新家整抽屜的香氛用品,才發現我對香氣有執念。
新家很小,搬家時捨去近三分之二的衣服、書籍,香氛用品卻依然塞滿一大抽屜,線香碟、擴香、好幾盒線香、盤香、精油、蠟燭,香氛抽屜竟比襪子抽屜還大。
我的第一隻香氛用具,是二十幾年前買的白色陶盅般的香氛燭臺。陶盅像清酒壺,胖肚子挖空放蠟燭,往上拉時縮了個脖子,頂端拉出杯狀,用來盛水,點精油。
時代進步,香氛也是,多到買不完追不上。小陶盅太無聊,又不會噴香氣,被我扔角落,換了無印良品香氛噴霧,常見的圓柱造型,可調整噴霧量、帶燈光,插電即可用。
這款噴霧是塑膠製,手掌大,好攜帶。長輩住院時,我提着鮑魚雞湯粥,帶上香氛噴霧探病,還準備了橙香跟薰衣草香兩種精油,想睡覺就用薰衣草,吃飯時就來點橙香,讓病房有些歡樂。幸好準備了香氛噴霧啊,長輩最後一段路,有香氣陪伴。
我還有各式線香盤。第一隻是在峇里島買的,漂亮木刻線香盒,煙從木刻花裡飄出,冥想都具象化了。同一趟旅行還買了線香陶盤,旁邊刻了幾朵小花那種,很多人家裡都有一隻。近年又迷上盤香,在法鼓山買到一隻小巧盤香爐,氣場不穩,就點一盤道家師父做的盤香,穩定磁場。
擴香也必須有!不過擴香很兩難,要瓶子漂亮,又要香氣正確,所謂正確是不能太濃郁,也不能淡到無感,畢竟一瓶要用數個月,萬一買錯要忍受很久。最可怕的是類似濃烈百合花的香味,好像拜拜。我用過。
搬新家時,我終於捨去壞掉的圓柱香氛機,千挑萬選買了新的香氛機,原木座上擺了純白細薄陶瓷,實在美麗,還可以USB充電。可是它太脆弱,噴出來的香氣又太多,香到太太抗議,只用一次就當擺飾了。說到底,香氛機根本華而不實,我一共用壞兩個圓柱香氛機,再加上這個美麗的擺飾。
幸好我樸素矮胖的白色陶盅還留着。放在書房裡,每天早起添水、點精油、燃蠟燭、寫功課,儀式一樣。而峇里島那隻不起眼的小陶盤,則放在媽媽的相片前,想媽媽就燃一根線香,煙塵嫋嫋,把我的思念送到天上。
我以爲人總要與時俱進,幸好,總有些什麼是不變的。二十年了,從撥接上網、數位時代,到AI時代,我還是我,天天在書桌前寫字,用着我的老陶盅香氛燭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