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洪惠風/飛龍在天 銀春納福

「她以前得過『轉腰龍』。」

泰北義診時翻譯這麼說,我聽得滿頭霧水,她就在自己的身上比畫,繞着身體畫了個圈。

「這個『轉腰龍』只有半邊,如果繞一圈,就會……」

我懂了,「轉腰龍」是帶狀皰疹,就是臺灣的「皮蛇」,我開始想像,龍圍在身上,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跑到臉上,要叫「飛龍在天」?到頭頂,不就變成郭靖來來去去的那一招「亢龍有悔」?「轉腰龍」真的很威風,很佩服他們的想像力,可是接着又有點不服氣──在臺灣叫「皮蛇」,他們是龍,我們是蛇,不是被比下去了嗎?但想着想着又阿Q了起來,管你是龍是蛇,蛇年來了,當然皮蛇才吉利。

義診時聽不懂的還有很多。

「他是來打幹針的。」翻譯見我不懂,又補充:「幹針你不懂噢?幹針就是隱針。」

我和旁邊臺灣來的扶輪社義工面面相覷,努力猜謎:「是鍼灸嗎?」

「對啦,鍼灸就是幹針,就是隱針啊。」

我們有厲害的中醫師,鍼灸當然沒問題,可是「隱針」是個什麼針?聽過穴位埋線,難道穴道還可以埋針?再想了一下,忽然福至心靈:「妳說的隱針的『隱』,是金銀銅鐵的『銀』嗎?」

「是啊,隱針。」

我恍然大悟,原來只是口音的問題,翻譯是泰北孤軍的後裔,說話帶着濃濃的雲南腔。

可是銀針不都是小說裡纔有的情節嗎?銀針試毒,變黑色便是有毒(現今科學說這種試毒方法只有部分正確);不然就是武俠小說:「以滿天花雨的手法撒出一把銀針,針頭喂有劇毒,只要擦破皮膚,不出一個時辰就會毒發身亡。」再不然就是茶葉,白毫銀針茶,茶色如銀,形狀如針,有明目降火之效。

吃飯時坐在黃彥智中醫師旁邊,向他請教幹針。

「他們說的幹針應該是鍼灸。」他這麼告訴我,但想一想又追加一句:「現代還有一種新式的針,像是針刀,針頭比較粗,還有個面,刺激效果更強,但他們說的大概不是這種針。」

回家Google,發現西醫也有幹針的治療方法,英文叫Dry needling therapy,也叫西式鍼灸,使用專用的針具,刺激肌筋膜觸發點或結節,誘發組織產生肌肉跳躍的抽縮反應(twitch response),用來放鬆肌肉、緩解疼痛、改善活動度,但跟中醫鍼灸不同的是不是針在穴道,而有點像中醫的「阿是穴」。另外還有一種比這個更粗的針刀,以類似微創的治療方式,產生更強的效果。

這次義診民衆想打的,應該只是我們義診團厲害的「銀針」鍼灸,不是西醫鍼灸。

雖然溝通不良,但聽到的「龍」、「銀」都是好話,不錯不錯,好兆頭,這一年就大家一起「飛龍在天,銀春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