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非洲豬瘟 須長期抗戰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爆發史上第一起非洲豬瘟疫情。早在2018年,中國大陸已經爆發非洲疫情,然後東南亞也很快淪陷,接下來就是臺灣了,但民進黨政府信心滿滿,以爲只要在邊境強力圍堵,不要讓非洲豬瘟病毒進來,就會沒事!

跟強力入境檢查相互矛盾的是,2019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因環保理由沒有禁止廚餘餵豬,而到了2021年,境外疫情越來越嚴重,臺灣也出現越南走私豬肉,於是禁止199頭豬隻的養豬場使用廚餘餵豬,但200頭以上的養豬場,還是可以使用廚餘餵豬。

臺中梧棲那家養豬場有使用廚餘餵豬,原因在此。當然雲林等縣市的地方政府有禁止廚餘餵豬,但中央政府並未全面禁止,因此許多縣市仍允許廚餘餵豬,等於是授權地方政府決定。

所以說,關於這起非洲豬瘟疫情,就像臺中市政府所說,他們能做的都做了。事實上以民進黨政府把禁絕豬隻傳染病提升到宛如國安議題來看,地方政府怎麼可能怠惰?這事情的本質在於:非洲豬瘟傳入臺灣,本來就是遲早的事。

非洲豬瘟1920年代在非洲出現,直到2018纔在亞洲出現第一起非洲豬瘟,也就是中國大陸,後來東南亞與其他亞洲國家也陸續爆發疫情,至於大洋洲與美洲,只有3個國家,而美國與加拿大至今都沒有疫情。意思是非洲豬瘟的傳播,顯然會受到海洋阻隔,然而,最終還是會渡海傳播,因爲該病毒可以存活在豬肉裡相當長久的時間,如果邊境防疫有了漏洞就會傳進去。

百密,終有一疏,說是臺灣與日本是東亞唯二非洲豬瘟非疫區,現在臺灣已經破功,其實,日本出現非洲豬瘟也是早晚的事!

甚至可以這麼推測:傳統豬瘟與非洲豬瘟的傳染方式類似,既然非洲豬瘟已經在臺灣出現,那麼,臺灣雖然已成傳統豬瘟非疫區,還是可能再次爆發傳統豬瘟,因爲日本就是如此。

傳統豬瘟有疫苗,非洲豬瘟至今尚無疫苗,因爲病毒基因變異比較多,研發比較困難。

接下來會怎麼樣?該怎麼辦?如何圍堵疫情?官方已經公告,暫停殺豬,也暫停廚餘養豬。豬不可能一直不殺,現在的問題是:廚餘餵豬要不要全面禁止?

廚餘餵豬被認爲是非洲豬瘟最主要傳播管道,也早有呼籲全面禁止,爲什麼這幾年始終沒有?

事實上一直到現在,中國大陸、韓國、日本,還有美國,也沒有全面禁止廚餘餵豬,只有歐盟與英國全面禁止。

因爲經過加熱或其他處理以後,可以大幅降低感染可能;還有,廚餘不給豬吃,就要燒掉,加重環保負擔。

臺灣一天產生多少廚餘?5千到1萬公噸,其中約1500公噸拿去餵豬,而臺灣有24座焚化爐,每天處理2萬多噸垃圾,如果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這些焚化爐就得加重負擔,雖然數字不大,也是一種環保負擔,尤其現在臺灣人相當在意空氣品質。

所以說,臺灣接下來要全面禁止廚餘養豬,短期可以,等到疫情暫歇,又會覺得沒那麼危險了。過去幾年就是如此。當然,如果繼續把阻絕豬疫情當成國安層次問題,就另當別論了。

非洲豬瘟並不會傳染給人類,食用被感染豬肉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臺灣雖然是「三豬病非疫區」,但時間不長,也沒什麼豬肉出口,對豬肉輸出影響不大。

現在的問題是,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就能完全清除非洲豬瘟嗎?恐怕是一個大問號,因爲,豬跟人的生活相當密切,病毒即使不經由廚餘散播,也可能有其他管道,比如廚餘餵食貓狗等。

總之,對抗非洲豬瘟,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作者爲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