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堃 助企業智慧化生產
勤堃機械總經理廖河誠和該公司機械手臂合影。圖/黃俊榮
隨着美國「對等關稅」開始實施,進入美國市場的整體成本大幅提高,迫使全球製造業重新評估供應鏈與自動化投資策略。面對關稅挑戰,企業若要維持競爭力,唯有透過強化自動化、降低製造成本、縮短交期來應對。這波轉型壓力,也爲臺灣自動化設備廠帶來成長契機。專注於工業機器人與整廠自動化規畫的勤堃機械(EVERMORE)於8月20日至23日參加「2025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展出一系列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因應轉型需求,打造專屬智慧工廠。
勤堃機械成立於1979年,自創「EVERMORE」品牌深耕工具機產業,2008年進一步成立「EverRobot」部門,跨足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整合,現已能提供6公斤到180公斤等級的多型號機器人。即使在疫情期間,勤堃仍堅持自主研發與技術合作,廣獲國內外客戶的高度評價。
勤堃機械總經理廖河誠指出,勞動力成本飆升、人才短缺、以及美國加徵關稅的外部壓力,使企業更積極尋求「減人化」、「智慧化」的產線升級方案。勤堃從事自動化產線設計已逾16年,能爲電子、五金、模具、車用、機械、手工具等產業,提供涵蓋「上下料」、「搬運」、「裝配」、「零件夾具」等應用的一條龍自動化整合規畫。
此次展會中,勤堃將實機展出多款機器人應用場景,包括針對電動車零組件的自動化加工產線,展現其從夾爪設計、機構整合到生產調校的完整能力。近年來已有多家電動車供應鏈客戶採用勤堃的自動化方案,大幅提升生產良率與穩定性,降低對人工的依賴。
值得一提的是,勤堃亦推出自研的模組化智能系統,讓機器人能根據不同產品與加工需求,自動定位、切換夾具、調整參數,使自動化產線「即裝即用」。這套系統不僅縮短建置時間,也能因應客戶多樣化、小量多樣的製造挑戰。
「面對全球製造格局重組與成本結構變化,誰能率先完成智慧製造佈局,誰就掌握未來話語權。」廖河誠強調,勤堃機械將持續以「精準、自主、彈性」爲核心優勢,協助客戶打造具競爭力的智慧工廠。網址:www.evermore-too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