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儉學延伸“金秋助學”鏈條

7月29日一大早,安徽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王玥然就來到淮南市總工會一樓的工會驛站,打掃衛生、整理物品、報刊。當看到戶外勞動者前來歇歇腳時,她便熱情地遞上一杯水。王玥然是淮南市總組織開展的勤工儉學助學活動的一名受益者。

今年暑期,淮南市總工會持續多年的“金秋助學”活動進一步延伸“鏈條”,將經濟資助與就業幫助、思想關愛相結合,組織56名困難職工家庭學生開展爲期一個月的勤工儉學活動,讓“金秋助學”由入學一次性資助向全程資助和就業幫扶延伸,實現助學和就業一體化服務。

每年暑期,各地各級工會組織都會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幫助考上大學的困難職工家庭子女圓夢。最常見的金秋助學方式,是給困難職工家庭發放一次性補助金及助學貸款。淮南市總精心組織困難職工子女暑期勤工儉學,讓他們通過勞動獲取勤工助學補貼和報酬,這種助學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幫扶考上大學的困難職工子女勤工儉學,好處多多。首先,通過工作實踐,學生的動手能力、與人交流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鍛鍊和提升。其次,通過勤工儉學獲取的補貼和報酬,有效緩解了困難職工家庭的經濟壓力。而且,與單純的接受資助相比,通過學生自己勞動獲得的報酬無疑更有意義、更令人自豪。更爲重要的是,勤工儉學是一堂逼真的勞動教育課,既讓學生們收穫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堅定了他們“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改變命運”的信念。

做好睏難職工子女勤工儉學工作,一要做好摸底對接。工會和社區在暑假前要了解困難職工子女參加勤工儉學的意願,同時徵集當地企業提供的短期工作崗位。根據摸底情況,安排和落實勤工儉學的具體崗位和對象。二要做好持續跟蹤。對勤工儉學的學生,工會組織不能在完成了對接程序後就撒手不管,而要在整個勤工儉學期間給予持續關注,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確保學生既能體驗真實職場環境,又能按時足額獲取相應勞動報酬。三要做好延伸總結。勤工儉學結束後,可以通過召開座談會、撰寫總結等方式,讓學生們交流工作體會和感想,進一步加深他們對“勞動”“奉獻”及“感恩”的領悟,讓他們在工作能力和思想覺悟兩方面都有喜人的收穫。

金秋助學的目的,絕不是單純爲困難職工子女資助一筆學費、生活費,而是要讓他們在接受幫助和資助過程中實現育人效果。單一地採取“一次性發放助學金”模式,有可能產生負面效應。比如職工有可能都去爭着要“困難家庭”指標,以期拿到這筆資助金;受到幫助的學生也可能對接受資助心安理得,認爲這是相關組織應該發放的“福利”,甚至是他們的“義務”。

避免這些負面效應,就必須改變和升級金秋助學的模式,將經濟資助與就業幫助還有思想關愛相結合。“金秋助學”活動發放助學金的同時,不妨倡導併合理安排受助學生參加適量的公益志願服務,讓他們從“受助者”轉爲“助人者”,在付出過程中學會感恩和回饋。

“幫扶困難家庭子女勤工儉學”創新了助學模式,堪稱對“金秋助學”鏈條的延伸、意義的昇華,既幫助困難職工家庭緩解了眼前的經濟壓力,也爲他們鋪就了長遠的成長道路,激發了他們努力向上、勞動致富的內在動力。這樣的助學模式,值得大力推廣。(餘清明)

來源:安徽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