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捍衛貨幣價值

當地時間週二,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發表題爲《捍衛貨幣價值》的文章。

達利歐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之間的爭論,本質上是在爭奪貨幣價值的控制權。當債務和借貸過多時,經典的應對方式是壓低實際利率、貶值貨幣——這對債權人不利,卻有利於債務人。這正是特朗普所推動的方向,而鮑威爾則在努力防守。

特朗普與鮑威爾——天然的緊張關係

達利歐表示,特朗普與鮑威爾的這類爭論在貨幣政策領域很常見,只不過這次尤爲激烈。中央銀行領導人和尋求連任的執政者之間存在天然的緊張關係。在正常情況下,貨幣政策與政治權力的分離受到尊重;但在極端環境下,這種分離機制可能會瓦解。

達利歐的這篇文章正值特朗普政府與美聯儲及其主席鮑威爾之間的鬥爭激烈之際。特朗普今年曾多次提到可能會試圖罷免鮑威爾,以此施壓美聯儲降息。近期,特朗普政府又頻繁提及美聯儲花費25億美元翻修辦公大樓且成本超支一事,對鮑威爾“加碼逼宮”。特朗普甚至在上週召集共和黨議員到他辦公室討論解僱鮑威爾,雖然隨後作罷。

當前美國的市場指標+經濟指標

達利歐列舉了當前需要參考的市場指標、經濟指標等。

市場指標顯示,目前美國的貨幣環境寬鬆,經濟未陷入危機,表現包括:股市上漲、美元貶值、信用利差收窄和實際收益率較低:

經濟指標方面,數據顯示整體美國經濟相對平衡,儘管略有放緩:

達利歐文章稱,維護貨幣或財政紀律並不受歡迎,因爲它實質上要求人們收緊開支。然而,實現平衡至關重要,因爲一個人的債務是另一個人的資產;如果貨幣要成功發揮作用,它必須既能有效流通,也能保值。

那麼貨幣價值會被捍衛嗎?達利歐認爲,從歷史經驗和當前形勢看,很可能不會,除非“弱貨幣/高通脹”問題嚴重到無法忽視的程度——甚至屆時也未必會有所行動,因爲相關痛苦實在太強烈。1970至1982年的經濟週期就是一個經典例子。因此,即便將來某一天會收緊貨幣政策,可以幾乎確定不會在短期內發生。

結論:仍應傾向於押注“弱貨幣”

達利歐認爲,未來前景複雜不明,債務、貿易、政治與地緣政治等因素傾向於推動通脹,而科技進步則具有通縮傾向,且可能加劇貧富差距。

當前環境下,達利歐表示,投資者仍應傾向於押注“弱貨幣”趨勢——即美元走低、實際利率維持低位甚至進一步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上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很快被特朗普解僱”的傳聞一度引發金融市場顯著震盪,當時的市場反應是:美股跳水,黃金、日元、瑞郎、比特幣拉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