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徵 逃兵 流亡潮!英媒直指烏克蘭危機:外有普丁 內有澤倫斯基
2025年6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於加拿大G7峰會上留影。(路透社)
英媒週六(19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本週宣佈向烏克蘭提供新的「愛國者」防空飛彈系統,並威脅俄羅斯總統普丁若不接受停火將面臨新制裁,亦有媒體聲稱川普默許烏克蘭對莫斯科發動更多打擊。突如其來的轉向,爲烏克蘭帶來一線希望。但問題在於,烏克蘭正深陷軍事、政治與社會多重危機。
英國《旁觀者》(The Spectator)報導,曾力挺澤倫斯基的空中偵察支援中心(Aerial Reconnaissance Support Centre)負責人貝林絲卡(Mariia Berlinska)坦言:「我們正懸在深淵邊緣。烏克蘭只是美國這場博弈中可以消耗的棋子⋯⋯川普、普丁、習近平若需要,也會毫不猶豫地犧牲我們。」
一位前總統澤倫斯基政府高官私下表示:「照這樣打下去,很快就沒有烏克蘭可打了。」他甚至批評澤倫斯基爲了保住政權,刻意拖延戰爭。
基輔政府接連爆出貪腐醜聞與清洗行動,民衆對政府和未來失去信心,和平聲浪愈發高漲,甚至願意「不惜代價」換取停火。烏克蘭正面臨人力枯竭、前線士兵疲憊不堪,而美國的軍援也僅集中在防空系統上。
烏克蘭士氣顯著下滑。2022年10月時,隨然已經歷半年戰火,仍有88%的烏克蘭人相信10年內可成爲「歐盟內的繁榮國家」;如今,卻有47%認爲未來只會成爲「人口銳減、經濟崩潰的國家」,另一項調查更顯示,高達70%的民衆相信,國家領導人正在藉戰爭中飽私囊。
近來,基輔政壇接連爆出醜聞,兩名副總理、全國團結部長與重建部長均被調查涉嫌侵吞公款與叛國,澤倫斯基也數度試圖拔除烏克蘭軍情局長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疑因其聲望日漸高漲,最終是在美國駐基輔大使館強烈反對下才作罷。
一連串搜查與逮捕,也暴露基輔政府核心的權力鬥爭與清算行動,無視國際觀感。其中最受爭議的是知名反貪腐的沙布寧(Vitaly Shabunin)就被指控逃避兵役與詐欺,他曾猛烈抨擊政府新提案,允許國防部與特定承包商免除刑責。沙布寧在Telegram寫道:「澤倫斯基正在藉戰爭之名,穩健邁向貪腐的威權主義。」與此同時,政府也阻撓經濟安全局(類似財經警察)任命獨立局長。
一位前部會首長直言:「烏克蘭現在有兩個敵人,兩個弗拉迪米爾(Vladimir):普丁與澤倫斯基。」「普丁從外部摧毀烏克蘭,而澤倫斯基則從內部瓦解人民的士氣與鬥志。」
他指出,反對派遭打壓、媒體遭封鎖、有錢有勢者財產被充公,原本這些措施是爲了防堵親俄勢力,但如今也被批用來打壓異己,箝制言論自由,過去一個月內,三個批評澤倫斯基的YouTube頻道遭封鎖。
澤倫斯基的任期早在2024年5月就已屆滿,儘管因戰爭推遲選舉合法性尚有爭議,但外界質疑他持續流放政敵、逮捕反對派領袖。反對派議員岡查連科(Oleksiy Goncharenko)就批評:「1940年,邱吉爾邀請反對派加入戰時聯合政府,但澤倫斯基選擇反其道而行。」
更令民怨四起的,是政府強制徵召適齡男子入伍的作法,俗稱「公車化(busification)」。烏克蘭全面動員所有年滿26歲男性,社羣媒體充斥被強押上車的畫面,甚至有徵兵官持槍威脅的畫面。
現役士兵役期變成「無限期」,許多人已連續作戰三年半。政府去年否決一項讓服役滿三年者退伍的法案,原因是無人可遞補,自2022年起,18至60歲男性未經特批一律不得出境。另外,根據烏克蘭檢察署資料,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10萬人因逃兵而遭立案,自2022年以來總數超過23萬件,遠高於英、法、德三國現役軍力總和。
戰火至今已導致超過680萬人出國避難,另有800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相當於烏克蘭40%的勞動人口。國內通膨失控,讓貧窮人數從戰前的600萬增加到目前的880萬。
上週,多國政府與企業在羅馬召開第三屆「烏克蘭重建會議」,本應公佈由貝萊德投信(BlackRock)籌設的重建基金,但該基金已在年初宣告終止,原因是「缺乏投資興趣」。歐盟各國政要再度承諾支持,但實際援助僅湊出23億歐元,遠低於世界銀行預估的5,240億美元重建所需資金。
澤倫斯基周圍人士擔心,一旦失勢,將面臨牢獄或流亡命運。根據一位出席羅馬會議的資深歐洲外交官說法:「他們已樹敵太多,現在只怕錯失機會,乾脆趁有權時撈一把。」
川普願意提供的愛國者飛彈當然是一劑強心針,歐洲各國的支持承諾也至關重要。但沒有哪個盟國能解決烏克蘭兵力短缺與政府正當性危機,更無法阻止對政敵的逮捕、對媒體的打壓,這些纔是真正蠶食烏克蘭戰力與人民信任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