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壓線輸美 空運再涌急單
消基會6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強化美豬、美牛產地標示,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範揚光攝)
美國對等關稅今(7)日正式上路,空運市場再度涌現「壓線」的出貨潮,很多廠商都在最後一天把貨趕出去,且貨就算送到,也要美國那邊報得了關,搞到大家人仰馬翻。不過,臺美談判究竟有無開放國內市場?因有保密協定,迄今仍是個謎。消基會昨表示,堅決反對以犧牲消費者權益作爲政治交易籌碼。
川普對等關稅上路,空運市場涌現出貨潮,以資通訊產品爲主。國內貨攬巨頭捷迅總經理孫鋼銀表示,各國在與美國談判後,稅率的差異已經縮小,「基本上是差不多」,東南亞到臺灣大致就是19、20%,只有韓國與日本直接競爭的產業沒有那麼多,加上資通訊、半導體現階段還排除在對等關稅外,因而感受到的影響不會那麼大。
孫鋼銀說,自己美國、臺灣兩地跑,但感受到的氣氛不太一樣,臺灣這邊「看新聞都講得很嚴重」,自己與同業交換意見心得,多數人都覺得只有對臺灣一部分產業有一些影響,但這是半個月、1個月內,其實還看不出來。
孫鋼銀認爲,美方將公佈232條款調查,對臺灣的影響會比較大,因半導體是臺灣主要高單價的產業,但不要只看臺灣,要把日本、韓國得到的稅率都評估進去,如果韓國沒有232條款、只有臺灣有,影響當然很嚴重,但如果大家都被川普修理,影響就不會那麼嚴重。
海運方面,近4個月曆經消息面衝擊,隨着拉貨動能趨緩與需求前景轉弱,推估海運市場恐面臨費率急跌壓力。推估9月中旬後漸趨明朗。
此外,賴政府雖表示關稅仍有努力空間,但日韓都有其他附帶條款,例如開放市場,而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年初曾點名臺灣應廢除美牛禁令、放寬萊豬萊克多巴胺殘留值,也讓消基會憂心犧牲消費者權益作爲談判代價,昨呼籲政府重視。
消基會指出,我國目前針對美豬腎的萊劑容許值爲0.04ppm,若比照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的0.09ppm,顯然更爲放寬,且美方可能進一步要求臺灣取消美豬牛的產地標示制度,並批評我邊境檢驗與餐飲業查察爲「技術性貿易障礙」,但這些限制都是保護消費者,若被撤除,民衆極可能在不知情下攝取高風險食品。
消基會提到,美國主張其肉品符合Codex標準,應享有自由貿易待遇,卻忽略了Codex標準本身的高度爭議性,且萊劑作爲瘦肉精,可能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全球包括歐盟成員國、俄羅斯和大陸都禁止使用作爲豬飼料添加劑。
消基會強調,如果政府接受美方要求,全面取消美豬牛的標示義務,將使市場陷入資訊黑箱、影響消費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