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線詢單量激增現“搶艙熱” 運價漲勢洶洶?

財聯社5月15日訊(記者 陸婷婷)“最近櫃子好緊張,經常拿不到櫃子拿不到艙位。”從事貨代工作的鐘女士向財聯社記者坦言,這周的櫃子很多都拿不到,碼頭櫃子少了,運費就開始漲。

近日,中美宣佈相互取消91%的關稅,修改加徵的34%的對等關稅措施,其中24%的關稅暫停加徵90天,保留剩餘10%的關稅。該調整後的關稅5月14日12時01分(美東時間5月14日0時01分)起正式實施。財聯社記者今日走訪廣州港口過程中得知,措施落實以來,多家貨代企業的美國航線詢單量激增。美線貨運量有明顯提升,集運市場出現搶運潮,相關艙位呈現緊張態勢。業內預計,隨着美線出貨量不斷增長,接下來運價有望水漲船高。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規劃研究所所長王國文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傳統意義上來說,7月份至9月份是聖誕發貨季,疊加補庫存、積累未來庫存,未來90天會是航運高峰。

利好消息持續刺激下,航運板塊今日再度大漲。截至收盤,南京港(002040.SZ)、寧波海運(600798.SH)、寧波遠洋(601022.SH)、連雲港(601008.SH)錄得3連板。此外,作爲美國運輸行業的晴雨表,道瓊斯交通平均指數本週以來上漲超過7%。航運巨頭馬士基和赫伯羅特則分別上漲近11%和12.5%。

貿易追蹤機構Vizion公佈的數據顯示,在美國和中國互降關稅之後,在美國下單的從中國到美國的集裝箱運輸預訂量飆升近300%。

Vizion戰略業務發展副總裁本·特雷西表示,截至5月5日的七天平均預訂量爲5709個標準集裝箱,而截至5月14日的七天平均預訂量飆升277%至21530個標準集裝箱。

財聯社記者多方採訪獲悉,從廣州發貨到美東的海運週期通常至少需要一個月,到美西最快十餘天。當前,趁着關稅“窗口期”搶發貨的外貿廠家不在少數。

“本身有些廠家是有貨物囤積的,只是之前不發貨,看到關稅下調了,很多都是馬上要出貨。現在廣州南沙港和深圳鹽田港走美線的艙位都有一定緊張,這幾天訂艙的還是挺多。”一家貨代公司的歐美航線業務負責人表示,有些人會持觀望的態度,但整體還是訂的多。訂下週的話不一定有位,因爲現艙是沒有了。有些客人會想着抓緊先多訂些艙位,但後續不一定全部出,可能訂3個出2個,訂5個出4個。

中集集團(000039.SZ)方面今日公開表示,由於中美貿易緩和優於預期,推動能源需求回升,預計對公司旗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設備需求帶來提升。

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遠海控(601919.SH)證券部,試圖瞭解近期關稅變化後其相關業務開展情況,工作人員僅稱,關稅調整是個積極信號,公司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後續)會根據客戶需求及時調整航線的運力。

在王國文看來,關稅增減導致運力波動,90天過渡期結束前的談判,決定航運是否能夠平緩。下半年航運市場,特別是美線,將會在緊張波動中度過,貨主和承運人都應該有充分的準備。

因需求趨旺,美線運價已明顯上漲。財聯社記者從廣州某貨代公司瞭解到,一個20GP標準箱的海運價格相比政策調整前漲了1000多美金,目前單櫃價位在3500美元左右。一位貨代業務員稱,“更遠期的價格報不了,因爲隨時可能會漲價”。

“海運價格真正大漲還在後面。不單美線,整個行業市場都會漲。”上述歐美航線業務負責人表示,因前期美線貨量大幅下滑,船公司好多船投到了其它航線,現在美線獲益多,會有一些船往回來走美線,導致其它航線價格跟着漲。

某國際物流企業人士預計,本月底開始經過美國中轉到加勒比海、拉美航線的運價都會漲。中金公司表示,中美關稅下調(91%加徵關稅取消)將直接帶動美西、美東航線貨量反彈,預計2025年美線運價提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