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尹錫悅 李在明先宣判 牽動韓政局

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涉嫌違反選舉法案二審將於26日宣判。(路透)

韓國總理韓悳洙的彈劾審判塵埃落定,韓悳洙24日在憲法法院駁回對其彈劾案後,立即恢復代理總統職務。但更重要的大事還在後頭,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涉嫌違反選舉法案二審將於26日宣判,尹錫悅總統彈劾案也可能於隨後幾天判決,李、尹兩位宿敵的政治生涯皆面臨「生死門」,無論結果如何,都會牽動未來政局走向。

外界原本預計,尹錫悅彈劾案會比韓案先宣判,但尹案判決日子卻一再拖延,引發外界廣泛猜測。韓國憲院駁回韓悳洙案,可說在預料之中。韓國法律界就有分析認爲,韓案先於尹案宣判,可解決因總統職位空缺長期化而導致的國政不穩定局面,而據此分析,尹錫悅遭罷免可能性高。

韓悳洙被指牽涉去年「12‧3緊急戒嚴」宣佈過程,這是與尹錫悅彈劾審判直接相關的爭議點。韓媒原先認爲,韓案宣判結果可能成爲尹案的預告片。不過,此次憲院對韓悳洙彈劾案進行宣判時,並未對緊急戒嚴是否違憲做出判斷,因此仍難以預測尹案的宣判結果。

韓國憲院通常提前2、3天通告宣判日期,而李在明選舉法案二審早已預定26日宣判,因此可確定尹的彈劾案判決結果晚於李案,這符合執政黨「國民力量黨」期望,但卻打亂共同民主黨的盤算。共同民主黨原寄望彈劾案「速戰速決」,才能稀釋對李案相關的負面影響。

李案與尹案宣判結果就如同拋2枚硬幣,所有機會均等的結果爲:「正正」、「正反」、「反正」及「反反」4種。以正代表官司過關,反代表沒過關,對李在明而言,最佳結果是「正反」,次佳爲「正正」,最糟結果則是「反正」,次糟爲「反反」。

李在明因涉嫌在選舉期間發表虛假事實遭起訴,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如果二審維持原判,李將失去被選舉權10年,無法參加下屆總統大選。目前可能的總統候選人中,李的支持度一馬當先,若二審能夠過關或是輕判,他便可乘勝追擊。

韓國憲院若裁決尹錫悅彈劾案成立,尹將被立即解職,並在60天內舉行總統大選。李在明二審如果沒過關,仍可上訴到最高法院,但在此情形下,共同民主黨若提名他參選總統,將會面臨司法風險,因此李有可能被迫棄選,讓該黨提名其他候選人競逐,只不過別人的勝算就不會那麼高了。

至於尹錫悅彈劾案,無論憲法法院作出何種判決,也都會有相當一部分韓國人民難以接受,憤怒情緒有可能直接宣泄到街頭,進而引發混亂乃至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