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美強盜 工商界喊話政府硬起來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達,臺灣晶片製造要與美國「五五分」,引發國內憂心「護國神山羣」恐被掏空。圖爲臺積電董事長兼執行長魏哲家(中)月前在白宮宣佈對美國的投資。(路透)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達,臺灣晶片製造要與美國「五五分」,引發國內憂心「護國神山羣」恐被掏空。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29日表示,美國就是「流氓、強盜」國家,不該去的產業與企業就不要去,政府也不要逼企業去美國投資或向美國下跪。
「像是韓國屈服於美國關稅和美國的要求,韓國企業的員工反而在美國被捕、被刁難」,林伯豐表示,現在很多國家都已經覺醒,不願意屈服美國,且即使向美方低頭,也不一定有好結果;同時美國總統川普現在政策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他認爲,明年期中選舉後,政策應該有所改變,臺灣政府不用急於屈服於美國。
現在臺灣對等關稅已經達到20%,若再疊加,衝擊更大,林伯豐認爲,政府應該做的事就是分散市場,出口不宜再依賴美國,也不宜鼓勵企業到美國投資,除了中國大陸之外,政府應要思考協助產業赴東南亞、歐洲等地發展的可行性。
林伯豐表示,在等美國「政策轉彎」這段期間,建議政府應該給予企業租稅優惠、融資彈性,讓這些優質的企業能撐過去,繼續保有臺灣的競爭優勢。「現在臺灣就是要莊敬自強,必須要靠自己了」。
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則表示,半導體、晶片是臺灣的經濟命脈,照道理應該要合理地分配產能,要臺灣把一半的產量轉往美國,大量在美國生產,是違反自由經濟與貿易的原則,政府也不能同意美國此項要求。
賴正鎰表示,若晶片產能大部分移往美國,或產業供應鏈轉移至美國,將衍生20萬高科技人才外移、百萬名高消費族羣不在國內消費等負面影響,惡性循環將對經濟帶來嚴重衝擊。他指出,臺灣一開始談判就錯了,將重要談判籌碼拱手讓人,建議後續談判要更謹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