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生育3/先生罹癌冷靜凍精 夫妻正向抗癌迎接新生
衛福部國健署推動醫療性凍卵凍精補助措施,將補助乳癌病友凍卵、男性血癌患者凍精,最快今年上路。本報資料照片
「先生罹癌後,主動想到化療會影響生育,主動向醫師詢問凍精,如今兩人將迎接新的生命。」37歲李小姐與先生交往8、9年,於2021年4月結婚,但先生婚後開始出現牙齦出血等症狀,當初認爲可能是牙周病,卻始終找不出病因,直到10月抽血檢查發現,竟爲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李小姐說,所幸先生主動凍精,她於去年10月經人工生殖成功懷孕,預計7月將迎接兒子出生。
李小姐說,先生婚後牙齦出血、膝蓋積水、腸胃絞痛,分別至牙科、骨科、腸胃科就醫,但始終找不出病因,甚至是體力快速流失,到了下午容易有精疲力盡的感覺,更有次和朋友打高爾夫球,腳被小沙子打到就立即破皮流血。最後,於2021年10月到醫院檢查,沒想到血液檢查發現,白血球數量已衝破10萬(正常值約4千至1萬),數值異常高,診斷爲俗稱血癌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當下兩人都覺得可能是誤判,儘速尋求第二家醫院檢查,最終確診。
「先生罹癌後,十分冷靜面對,想到化療會影響生育能力,主動向主治醫師詢問凍精的問題。」李小姐說,當時連主治醫師都沒有想到,因此,先生就被立即轉介至生殖中心,於化療前按排2至3次取精及凍精的療程,隨後在每個月進行化療一次,共四次,並於2022年2月16日採先生姐姐的骨髓進行移植手術,這一天是先生的「重生日」,至今已3年多了。
李小姐說,當先生病情穩定後,開始準備人工生殖療程,期間歷經2次失敗,終於在去年10月成功懷孕,預計7月迎接兒子出生,其實,在人工生殖療程時,先生有再次檢驗精子發現,精子有一定的數量,但沒有活動力,可見化療對生育能力仍有影響。
李小姐說,癌症病友真的不用擔心,現在生育已有相關補助,人工生殖技術也十分成熟,建議癌症治療前,可以主動提出生育的需求,而正向心態是抗癌路上最大的力量,當先生確定罹癌後,她與先生表面處理事情都非常冷靜,「因爲不能改變事實」,那就是轉換心態,她就好好陪伴先生整個治療的療程,先生也很正面,兩人一起度過,讓她覺得十分的刻苦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