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弓」量產了!系統全自製 中科院:不必受制於人
今年臺北航太暨國防展最大亮點,是中科院研發並開始投產的「強弓」防空飛彈系統,但其外型與以色列「箭式」飛彈高度相似。圖爲強弓飛彈與發射架展示。記者季相儒/攝影
美商傳有意延後我採購愛國者飛彈結案期程,中科院特別在今年臺北航太暨國防展中,公開披露國造新一代「強弓」反戰術彈道飛彈防空系統,宣佈投入量產,並意有所指表示:「系統全自制,國防研製不必受制於人。」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如今傳出美方希望能協調我方同意延長結案時間,原因不排除是在產能短期內無法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美國有意將產量優先供應美國陸軍與北約國家。
揭仲認爲,此案結案與交運時間一直延後,不僅代表我方所支出的大筆金額中,有不少都變相成爲「預付款」、留在美國銀行的專戶中,降低國防預算支用的效率,也會使國軍無法按照原定期程達到設定的戰力標準,尤其這次是否爲最後一次延後,恐怕也無人有把握。因應北約國家對愛國者防空飛彈急迫需求,我國需求並未高於北約國家,我方就算不同意展延,最後還是要取決美國官方意見。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依國際公開資料顯示,愛國者飛彈的供給的確緊繃,潛在挑戰則是市場需求大幅拉高,除烏克蘭戰場的消耗外,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也消耗大量愛國者飛彈,北約盟國德國、羅馬尼亞、西班牙和荷蘭提出額外一千枚訂單,案中也要供貨的洛克希德馬丁訂單,已積壓達一千五百枚。
中科院表示,強弓系統是針對敵戰術彈道威脅所自力研發的陸基中層反飛彈防空武器系統,性能高於現役天弓三型防空系統;而強弓武器系統從飛彈設計、推進系統及雷達技術開發等關鍵技術,均由中科院自力研發完成,並結合國內產業共同製造,可形成完整國防產業鏈,使國防研製不必受制於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