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併格陵蘭 川普2.0海權佈局

格陵蘭大選結果揭曉,「緩獨派」勝出,現任執政聯盟已失多數席次,可謂政局變天,同時有八成五選民反對併入美國。川普對格陵蘭的野心,已使脫離丹麥獨立案成爲本次大選的焦點;大選結果出爐,可謂打臉川普,並展現格陵蘭人民的主流民意。

川普對格陵蘭展現野心,數次公開妄言要取得這個世界上的最大島嶼。川普在第二任就職前,曾公開說要合併加拿大,使其成爲美國第五十一州;收回巴拿馬運河、併購格陵蘭且不排除使用武力;更名墨西哥灣爲美國灣等四大政策。

川普2.0的四大擴張主義戰略,均與強化美國海權有關。合併加拿大及併購格陵蘭二者,使美國取得出北極海的整條海岸帶;收回巴拿馬運河,讓美國東西兩岸聯通不斷;併購格陵蘭尤其是關鍵,若能實現,美國將成爲史無前例的四洋大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出北極海、南臨美國灣及加勒比海,川普2.0的海權戰略格局已浮現。

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不斷推進之際,北極海的國際貿易通航常態化,愈來愈有可行性。亞、歐、美三大洲之間,尤其是亞歐之間的貿易物流,通過北極海乃是最短距離及最少日程的海運航路。一般估計,可以由卅七天減少至廿五天。

美國早在十九世紀,向沙俄帝國價購阿拉斯加州,得以控制北極海航路通道-美亞二大洲間的白令海峽。如果未來得以進一步併購格陵蘭,就可以控制美歐二大洲之間的北極海航路通道,可謂極具航運及軍事的戰略價值。

川普2.0的全球海權戰略佈局,首指格陵蘭之主因,乃在於亡羊補牢;因爲俄國及中國已早着先鞭,領先佈局北極海航路之商業性通航。早在二○一八年俄國即推動NSR(Northern Sea Route)北方海路或北海航道之試營運;中國大陸也隨後推動「冰上絲綢之路」倡議,將北海航道視爲亞歐間的海運戰略新通道。對中國大陸而言,北海航道的常態化營運,可以降低對於傳統亞歐間通道,例如馬六甲海峽之依賴(戰時被美國卡住脖子之風險);北極海已形成中俄聯合,與美國進行大國博弈之局。

格陵蘭大選結果,有無可能稍減川普式擴張主義的霸權野心,尚待觀察。誠盼中俄美在北極海的大國博弈,能以和平商貿通航爲主軸,而非導彈軍事基地插旗、搶佔勢力範圍;這纔是因全球暖化導致北極海融冰、形成開發商機下,人類應有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