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淹腳目 臺灣富豪破80萬

臺灣高資產客羣推估總人數(萬人)、臺灣高資產客羣推估財富規模總值(兆元)

臺灣錢豈止淹腳目,臺灣的有錢人比你想得多很多!根據中國信託攜手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今(2025)年臺灣可投資資產達新臺幣3000萬以上的高資產客羣人數將高達81.6萬人,資產總值達新臺幣57.69兆元,這筆錢相當於18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再深入探討其投資佈局、理財需求及傳承規畫,有9成的財富呈現成長,有錢的愈來愈有錢。

聯準會利率政策調整,高資產客羣追求報酬的同時亦考量投資風險,債券躍居未來一年最有興趣的商品。就世代別而言,除臺股及儲蓄,45歲以下族羣持有海外股的亦高,65歲以上則持有共同基金及債券的比率較高;若以未來一年有興趣的商品來看,45歲至65歲族羣對債券、ETF、海外股等產品最有興趣。

調查發現,2024年影響臺灣高資產客羣投資策略的前三大事件,依序爲「聯準會利率政策」、「全球通膨與能源價格波動」及「AI供應鏈崛起」。高資產客羣亦特別關注如「烏俄、以巴等戰爭衝突」、「臺灣地緣政治潛在風險」等政經事件,凸顯高資產客羣於全球佈局時,需兼顧國際視野與在地優勢。

美國通膨指數與失業率獲得控制後,加上AI等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去年美國投資佈局仍維持54%投資意願,日本則自2023年來經濟成長快速,正式擺脫負利率,許多高資產客羣將目光轉向與日本相關的投資標的,未來3年投資意願成長至21%,僅次於美國。

高資產客羣關心傳承議題,48%族羣着手進行傳承規畫,相較2021年成長13%,意味高資產客羣對於傳承步調明顯加速。傳承者關注的議題聚焦於保障子女的生活水平及人生規畫,更擔憂財富分配與傳承規畫,建議可透過專業團隊協助梳理問題。

另一方面,隨着平均壽命逐年提高、高齡化浪潮,對於「樂齡退」近6成高資產客羣嚮往的退休生活是追求個人愛好與環遊世界,退休後的收入來源也成關注焦點,而退休資金來源除儲蓄外,61%委託財富管理機構操作,更發現45歲以下族羣有27%希望經營夢想事業,45歲至65歲則有28%期望享受田園生活。

值得關注的是,財富管理目標以子女教育規畫及追求生活品質的優先度明顯提升,而受到地緣政治風險的影響,及對於下一代子女的教育規畫,許多高資產客羣除關注投資移民與海外第二身分等議題,亦開始配置境外非自住房地產,未來3年有興趣佈局者成長一倍,成爲高資產客戶重視的理財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