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沒馬斯克多,正義感卻高太多!英國億萬富翁力挺澤連斯基”

2025年2月20日,英國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在倫敦辦公室公開表示:“澤連斯基總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領導人之一,他帶領烏克蘭度過了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這番話像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國際輿論場激起層層漣漪。

就在前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臺Truth Social上給澤連斯基扣上“dictator”(獨裁者)的帽子,指責他“不識相”地拒絕舉行選舉,還嘲諷美國援助烏克蘭的錢“有一半丟了”。而馬斯克更是在一旁煽風點火,要求烏克蘭把稀土礦分美國一半,領土割讓俄羅斯,被網友罵得狗血淋頭。

布蘭森的仗義執言,讓這場大國博弈背後的利益糾葛浮出水面。澤連斯基的總統府外,每天都有民衆舉着“爲了自由,戰鬥到底”的標語,但他的辦公室電話卻總被各國政要輪番“轟炸”。就在布蘭森發聲的同一天,英國新任首相斯塔默剛與澤連斯基通完電話,承諾繼續提供武器和資金支持。

倫敦的金融城裡,銀行家們算着賬:英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38億美元援助,包括2000枚“風暴陰影”導彈和裝甲車,這些錢最終都流向了軍工複合體的口袋。而澤連斯基本人,據俄媒爆料,通過戰爭期間成立的基金會,資產已從戰前的5億美元膨脹到20億美元。但布蘭森看得很清楚:“澤連斯基的財富是烏克蘭人民用血淚換來的,他只是代管者。”

在唐寧街10號的會議室裡,澤連斯基請求英國取消對遠程武器的限制,允許他攻擊俄羅斯本土。英國防長當場拍板:“20億英鎊的防務貸款協議馬上籤!”這種“壕無人性”的支持,讓澤連斯基成爲第一個在英國內閣會議室發表演講的外國人,會議室裡掌聲雷動,連清潔工都停下拖把鼓掌。

布蘭森的力挺並非個例。就在上週,烏克蘭駐英大使館收到17噸來自英國老兵的慰問物資,裡面裝着二戰時期的軍用毛毯和手寫信:“我們當年對抗納粹,今天你們對抗暴政,我們永遠站在一起。”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讓澤連斯基在倫敦下榻的酒店外,每晚都有民衆自發聚集,高唱《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但正義的代價是慘痛的。澤連斯基的母校基輔國立大學,如今只剩斷壁殘垣;他最愛的喜劇劇院“烏克蘭之家”,被俄軍炸成廢墟。即便如此,澤連斯基在最新講話中依然說:“如果我妥協,烏克蘭的歷史書會寫我是懦夫;如果我堅持,歷史書會寫我是英雄。”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絕,讓布蘭森想起丘吉爾在二戰時的演講:“我們將在法國戰鬥,我們將在海上和空中與他們戰鬥,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與他們戰鬥。”

夜幕下的倫敦街頭,布蘭森的維珍廣告牌亮起藍黃色燈光——那是烏克蘭國旗的顏色。這個曾經用熱氣球發射衛星的冒險家,此刻正用商業帝國的資源,爲另一個國家的自由燃燒自己。當馬斯克忙着在社交媒體上收割流量時,布蘭森的選擇讓人看到:真正的正義感,從不會被金錢的標尺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