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貝佐斯、布蘭森,億萬富翁們爲何豪擲千金逐夢太空?
2025年1月16日,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星艦”火箭在進行第7次試飛時發生意外,在爬升階段的燃燒過程中快速解體,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通信聯繫,直播畫面一度中斷。
事後,馬斯克發文調侃:
“成功是不能確定的,但保證有娛樂性。”
與此同時,馬斯克在太空領域的競爭對手,同爲億萬富翁的貝佐斯實現了邁向太空的重要一步。貝佐斯名下的藍色起源於16日在佛羅里達州成功發射“新葛倫”軌道運載火箭。它的發射也讓藍色起源走上了挑戰SpaceX主導地位的道路。
近年來,全球航空航天產業的格局,隨着以SpaceX、藍色起源爲代表的私營企業的崛起而發生鉅變。
爲何億萬富翁們紛紛“跨界”投身航空航天領域?這場被他們“卷”上天的太空競賽,究竟誰能笑到最後?
1
月球,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人類進行深空探測活動的第一站。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兩國展開“登月競賽”,譜寫了載人航天史上的宏偉篇章,讓人們看到月球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而是可以真切抵達的未來。
隨着冷戰的結束,美國政府認爲美國在載人太空任務上已經沒有必須戰勝的對手,NASA的預算也被一削再削。
儘管在2004年,時任總統的小布什宣佈要開啓新的太空探索計劃,預計在2020年以前再次將人類送上月球;然而到了2010年,奧巴馬卻以“超預算、進度慢、缺創新”爲由叫停了該計劃。
2011年,隨着NASA最後一架航天飛機退役,美國載人進入太空的能力大大減弱,不得不通過俄羅斯的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但美國不甘心讓出其太空“霸主”地位,加上俄羅斯開出的千萬美金的載人“賬單”,NASA開始爲民間的私人航天公司提供資金援助,藉助它們的力量打造出滿足登月需求的重型火箭和載人飛船。
這當中風頭最盛的當屬馬斯克和他的SpaceX。
馬斯克曾表示,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點燃了他探索太空的熱情。他希望可以建造廉價且可重複利用的太空飛船,供人類進行商業太空旅行。
他更是提出要殖民其他星球,並在火星上建立一座自給自足的城市。
SpaceX創始人 馬斯克:
未來我們將成爲太空文明,身處星空之中,比我們不在的地方更令人興奮和鼓舞。如果你不喜歡那個未來,你基本上就必須憎恨人類。
“逐夢太空”這條賽道上,馬斯克並不孤獨。
上個月特朗普總統就職典禮上,亞馬遜創始人、億萬富翁貝佐斯也在現場。
千禧年初,亞馬遜取得了巨大成功,貝佐斯也一躍成爲億萬富翁,但他不止於此。和馬斯克一樣,貝佐斯也是太空迷。2000年9月,貝佐斯成立了專注於商業太空旅行的載人航天公司——藍色起源,秘密開發火箭技術。
2
2021年7月20日,人類月球日這天,貝佐斯和其他三位乘客搭乘“新謝潑德”號抵達離地表100公里以上的高度。
這次飛行也創下了太空飛行乘客最大年齡與最小年齡的紀錄。數以萬計的人們通過直播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
但他的風頭卻被另一位億萬富翁、維珍集團董事長布蘭森搶走了。
不同於馬斯克和貝佐斯在上世紀90年代才被大衆熟知,布蘭森成名之路始於70年代。他從一本小雜誌的創辦人,搖身一變成爲一家唱片鋪的老闆,而後又將業務擴大成唱片公司,並簽下當時如日中天的滾石樂隊。
到了80年代,他創辦了維珍航空和維珍貨運,又在90年代進軍電信行業,繼續擴大着維珍集團的商業版圖。
爲開發太空旅行項目,2004年,布蘭森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致力於商業太空旅行的公司:維珍銀河。
2021年7月11日上午10:30,布蘭森和其他四名乘客搭乘維珍銀河研發的“團結”號火箭一飛沖天,搶先貝佐斯一步,先行領略了太空的失重感。
對於布蘭森而言,被外界稱作是“對手”的馬斯克,實際上是維珍銀河的潛在客戶:2006年,馬斯克就曾購買過一張維珍銀河公司太空旅行的船票。
而被搶了風頭的貝佐斯,雖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恭喜之情,但轉頭藍色起源的官方賬號就發佈了一條耐人尋味的信息:
“世界上只有4%的人承認
80公里或50英里的高度
是太空的邊緣。”
外界猜測,這一推文是在內涵布蘭森的“團結”號並沒有真正達到國際航空和航天聯合會公認的距離地球高度爲100公里的卡門線,也就是“太空門檻”。
3
三位億萬富翁們的太空競賽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此時又有新人加入其中。
2021年9月15日,SpaceX的首個全平民載人航天任務“靈感4”號從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升空。
以億萬富翁賈裡德•艾薩克曼爲首的四位平民搭乘載人“龍”飛船完成了爲期三天的環繞地球之旅。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沒有專業宇航員的情況下進入軌道的載人飛行任務。
2022年2月14日,馬斯克和艾薩克曼趁熱打鐵,宣佈將在未來全面啓動“北極星計劃”,SpaceX出技術,艾薩克曼出資金,強強連手以突破私人太空飛行的極限。
不同於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SpaceX的“北極星計劃”將要求機組成員圍繞軌道飛行的同時,還需要停留數日。
2024年12月4日,已經確定將重返白宮的特朗普提名艾薩克曼擔任NASA局長,負責監管NASA關於人類重新上月球的約250億美元的預算。
2025年1月28日,馬斯克向外界透露,特朗普已下達指令要求他和SpaceX儘快接回自去年夏天以來就滯留在國際空間站的NASA宇航員。
媒體報道稱,這是美國總統對NASA運營事務的罕見干預,許多機構官員對此深感意外。
自特朗普宣佈勝選以來,他接連指派馬斯克和艾薩克曼這兩位無政府機構任職經歷的億萬富翁出任政府部門負責人,也引發了外界的爭議。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
數據、民主和政治研究所 創始主任 史蒂文•利文斯頓:
在某些方面,馬斯克並不具備特朗普所擁有的軍事能力。他確實擁有具有軍事意義的“星鏈”。馬斯克看到了進一步發展自己利益的機會,這就是底線。
這場億萬富翁們豪擲千金的太空競賽,引人注目的同時也爭議不斷。
有人認爲,億萬富翁們的太空競賽是一場場朝着未知領域肆意撒錢的行爲,是爲了滿足個人虛榮心的瘋狂舉動。
2021年9月22日,聯合國大會開幕式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億萬富翁遊太空的舉措同腐敗、限制個人自由等弊病相提並論。
既然如此,爲何人類還要奮不顧身、前赴後繼地去探索未知廣袤的宇宙呢?
這場轟轟烈烈的太空競賽,究竟是億萬富翁們心懷宇宙、勇於探索,還是另有所圖、謀取私利?
本週六晚22:00
鳳凰衛視中文臺《皇牌大放送》
《星際爭霸 —— 億萬富翁的太空競賽》
敬請關注!
來源:皇牌大放送
編輯:杜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