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競發齊爭“鮮”——福建開漁一線見聞

新華社福州8月16日電 題:千帆競發齊爭“鮮”——福建開漁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龐夢霞

鑼鼓喧天,汽笛長鳴。8月16日12時,福建大部分海域結束伏季休漁,8000多艘漁船帶着收穫的期盼,解纜起航,駛向大海。

當日,2025年福建省開海文化季泉州分會場(惠安)活動在泉州市惠安縣舉行。

16日上午,惠安縣崇武國家中心漁港500多艘漁船蓄勢待發。“沉寂的漁港重新繁忙熱鬧起來,歇了三個半月,大家早已迫不及待了。”閩惠漁00177號船長陳聰莆一大早就登上漁船,進行開航前的最後準備工作。

往船上搬運米麪等生活物資,碼放小網箱,向水箱裡加淡水、給油櫃裡添滿油,調試通信設備……陳聰莆忙着收拾漁船,身影在甲板上不斷穿梭。

“早在1個多月前,我就專門請人給漁船‘體檢’,補縫、刷漆等‘保養’一樣沒落下。”陳聰莆說,他的船主要捕魷魚、帶魚等,滿載能打70噸至80噸魚。

“近幾年生產條件改善了很多,去年我換了新漁船,漁獲捕撈後可以立即冷凍至零下40攝氏度。過去爲了保鮮,得在船倉碼冰,最多撐一週就得返航。如今在海上作業半個月也不擔心漁獲變質,還省下了往返成本。”陳聰莆介紹,漁船還配備了北斗衛星、雷達、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設備,打開手機就能查看潮高、風浪等實時海況,摸清了大海的“脾氣”,航行安全更有保障。

物資齊備,安全先行。惠安縣農業農村局執法人員鄺子悅介紹,開漁前夕,當地執法部門聯合鄉鎮,深入漁港、碼頭,覈查漁船持證情況,檢查安全救生、消防以及船舶定位等設備的配備與使用狀況,同時組織開展安全警示教育宣講和應急技能培訓,全力築牢安全防線。

12時一到,漁船劈波斬浪,快速駛離漁港。望着船影漸遠,一位漁民的家人感慨道:“漁民在風浪裡討生活,岸上的人對着潮汐祈平安。”千百年來,漁民們出海前總要祭拜大海,祈求平安豐收,由此形成了“開漁”“開海”的傳統民俗。

伏季休漁是爲了海洋休養生息,更好保護海洋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5月1日12時起,福建省海域進入海洋伏季休漁期,1萬餘艘應休漁船集中回港。

福建是海洋大省、漁業大省。2024年福建省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25萬億元,佔全省GDP比重超21%,海洋經濟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藍色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