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位“外賣戰”:供銷大集加入京東、美團零售體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西安報道

歷經"摘帽"關鍵戰後,供銷大集(000564.SZ)資產重整漸入深水區。

5月7日最新披露的機構調研紀要顯示,這家曾深陷債務漩渦的商貿流通企業,在完成實控人變更、管理層換血及兩起戰略性收購後,正以"營收維穩+減虧提速"的系列動作向市場交出最新答卷。

據悉,該公司2024年營收同比微增1.73%至14.24億元,淨虧損13.24億元較上年同比收窄近五成;

2025年一季度更現關鍵性轉折,單季虧損收窄至629萬元,同比降幅高達95.18%。

圍繞"商業運營+商貿物流+商品貿易"三大主業,該公司2025年戰略重心南移趨勢明確,海南自貿港與粵港澳大灣區雙核佈局浮出水面,標誌着其從"保殼求生"向"業務重構"的戰略切換進入實操階段。

擁抱消費“新業態”

作爲擁有百貨購物中心、商超連鎖、商貿地產業務矩陣的老牌流通企業,供銷大集2024年通過6家百貨門店、61家華南超市批發門店實現7.44億元的傳統業務營收。

在消費升級、零售煥新的背景下,紮根傳統零售三十餘載的供銷大集,正將百貨購物中心、商超連鎖、商貿地產業務矩陣資源導入新領域。

該公司聚焦高端消費、即時零售、社區服務等賽道,嘗試多種新興零售方式,推動傳統商貿物流向智慧供應鏈轉型。

以電商直播爲例,供銷大集旗下電商平臺中,上半年累計上線海南妃子笑、瓊中綠橙、海南金煌芒、貴妃芒、新疆阿克蘇蘋果、葡萄、砂糖橘等農產品100餘款,累計銷售超34萬斤。

其中榴蓮、獼猴桃、荔枝等單品迅速爆單,單日單品訂單量突破43000單,成交額突破600萬元,最高排名至抖音生鮮銷售榜第1名。

業態調整反饋到財務數據上更爲直觀。其中超集好電商2024年上半年累計GMV爲5400萬元,相比2023年上半年GMV增長256%。

電商直播高景氣持續至全年。2024年,供銷大集通過超集好電商業務、順客隆線上平臺、望海到家等線上銷售業務實現GMV(平臺交易總額)近1.59億元。

即時零售佈局對供銷大集而言,也是存量資源價值盤活的最新抓手。

其華南地區61家超市門店構成的實體網絡,可通過"門店倉配一體化"改造轉化爲即時零售履約節點,實現線下網點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轉化。

“2024年公司與美團、京東到家深化合作,推進即時零售。2025年,公司將加快電商業務、批發代理業務、供應鏈貿易業務的融合,深化與商業運營、商貿物流業務的協同,圍繞頭部零售平臺等穩定銷售渠道構建下游銷售網絡,開展規模化集採、提高議價能力。”供銷大集表示。

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對於傳統商超服務商來說,即時零售既盤活了商貿地產存量資產,又通過接入京東、阿里等平臺流量入口。即時零售的高頻消費特性可提升坪效與人效,對衝傳統商超增速放緩壓力。這種物理網點數字化重生的轉型路徑,成爲老牌流通企業打通線上線下商業閉環的破局之選。”

業務調整新變化

在國內大循環深入推進、傳統零售式微的背景下,圍繞新型供銷城市流通業務模式,商業運營質效、物流網點建設、商品貿易升級爲該公司2025三大着力點。

運營項目“由重到輕”。依託供銷大集全國各地的資產和商業資源,參與城市更新、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完善城鄉流通基礎設施建設網點佈局,推進存量百貨商超、商業資產與增量人防地下商業街的業務協同。

與胖東來思路相似,供銷大集將“品牌、管理”作爲輸出重點,拓展輕資產運營項目。

比如對原傳統商業進行賦能升級,完成類購物中心、雙首層街區、IP主題城市綜合體等業態調改。

不同於其他新零售商,商貿物流網點建設依然是供銷大集的重要優勢。2025年,該公司將目標定爲服務“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雙向流通網絡。

爲高效盤活存量資產,供銷大集將推動重點區域存量住宅土地開發,爲現金流提供保障。

湘中物流園深化區域物流產業佈局,依託存量用地,聯動行業頭部企業,整合構建集採集配、加工分揀、冷鏈雲倉、零擔快運、電商直播、供應鏈服務及共享物流平臺。

作爲供銷體系企業,供銷大集推動健全縣、鄉、村三級流通服務網絡,挖掘孵化供應鏈增值服務等高附加值業務,提升衍生業務收入佔比。

同時,海南自貿港封關在即,該公司規劃嫁接、拓展商品貿易業務,快速推進貿易品種結構轉型,驅動商品貿易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