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用工貼心 零工就業放心
原標題:赤坎區零工市場開設AI等四類職業培訓課程(引題)
企業用工貼心 零工就業放心(主題)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周夢雅 通訊員 林鬱 陳宥戩
近日,一場圍繞智能實戰應用的公益課程——“DeepSeek背景、技術及應用”在湛江市赤坎區零工市場順利舉行。授課老師結合DeepSeek、kimi、即夢等AI工具進行現場實操,從AI提示語技巧到AI輔助撰寫項目方案,從思維導圖生成到3D模型創建,幫助學員快速掌握降本增效的核心數智技能。參培學員收穫滿滿:“實用性強,完全打破自身對AI的認知邊界。”
赤坎區零工市場是湛江市首個省級標準化零工市場,爲統籌破解企業用工難、零工找工難的困局而設。運營三個多月以來,市場開設AI、電商、家政、入職培訓等4類職業培訓課程,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6場,提供各類就業崗位10816個,對接有用工需求企業234家,歸集招聘崗位6474個,提供就業服務9863人次。
暢通信息渠道
精準匹配供需崗位
零工市場設置綜合服務區、零工待工區、招聘區三個功能區,建有直播室、職業指導室、洽談室、培訓室等功能室,可以爲靈活就業人員提供招聘求職、創業指導、技能培訓、政策諮詢、職業規劃等“一站式”服務。
立足交通便利、人員流動大、零工聚集多、用工需求高的實際,零工市場選址在海田物流產業園。園區現有商戶5500家,從業人員近3萬人,擁有建材、水產、汽車三大支柱產業及十八個專業市場,以及一個國家級孵化器,是粵西最大的物流集散區域,爲零工市場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此外,爲廣泛收集季節性、臨時性用工的需求信息,整合政府與市場資源,零工市場目前與滴滴專車達成合作意向,引進國聯水產、極速快遞等多家零工密集企業常駐招聘,實現零工供需兩旺。
零工市場採用“線上+線下”同步服務模式,求職者可通過“粵就業”小程序實時查看崗位信息,從“馬路市場”到“放心市場”;市場企業也可快速發佈用工需求,實現高效匹配,填補了本地規範化零工服務載體的空白。
直播帶崗就是適應就業新形勢、創新就業服務方式的積極嘗試,並取得了初步成效,活動累計在線觀看人數達2719人次。微信羣發佈信息、公衆號推文、視頻宣傳等其他網絡平臺資源發佈信息39篇,吸引更多靈活就業人員和有用工需求的企業、個人關注零工市場。不少求職者表示,直播帶崗直觀、高效、便捷,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足不出戶就能獲取海量招聘信息,並與企業進行實時互動,大大提高了求職效率。
此外,爲實現就業信息“一網化”共享,依託廣東公共就業服務雲平臺(粵就業)設立零工信息快速發佈通道,簡化零工信息發佈流程和求職招聘登記材料,審覈通過後即時線上發佈,並在零工市場宣傳專欄和市場自建的各類平臺同步發佈。
“體力型就業”
向“技能型就業”轉變
零工市場積極探索創新技能培訓服務模式,健全培訓項目和培訓政策推介服務機制,幫助靈活就業人員掌握更多實用技能,提升就業競爭力和創業能力。
依託市人社部門職業指導師人才庫,零工市場構建了“指導+培訓+就業”服務模式,選取組建職業導師團隊常駐零工市場,配備創新創業導師、心理諮詢師、人力資源師、技能培訓講師等專業人才,面對面瞭解零工求職意向,建立服務檔案,爲求職者進行能力評估與心理測試,提供求職技巧、簡歷診斷等方面的諮詢和建議,幫助制定個性化就業計劃,並定期回訪,幫助調整求職策略。
爲突出培訓靈活性,引入第三方團隊運營,將零工市場績效考覈與經費激勵掛鉤,簽訂週期性運營協議,設立共管運營經費機制,設定培訓場次等量化考覈指標。同時,初步與兩家專業培訓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針對不同行業領域和技能需求,開設多樣化的培訓課程。依託遠程職業培訓平臺開展線上培訓,零工人員通過官方網站、廣東人社APP、“粵省事”微信小程序即可在線免費觀看相關培訓課程視頻。
赤坎區零工市場負責人表示,零工市場將以此次公益課程爲契機,定期開展符合職場人前沿需求的培訓。市場不僅要提供崗位信息,更要幫助學員提升適應未來職場的能力。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