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日快樂/兆聯實業 水處理服務一把罩
兆聯實業2025年5月28日股票上市掛牌。兆聯/提供
高科技廠水處理業者兆聯實業(6944)今年成立21年,兆聯實業董事長林國清表示,成立之初正逢臺灣面板廠大投資的建廠潮,因此當時的主力客戶是面板廠商。近年來面板雙虎積極轉型朝「輕資產」定位,半導體晶圓廠的擴廠腳步大幅超越面板廠,兆聯實業的主力客戶也隨之翻轉。
繼立足兩岸後,兆聯亦追隨主要客戶先後佈局新加坡及美國市場。進而大步朝成爲臺灣,甚至全球最好的水處理系統及資源回收公司的願景目標邁進。
科技業建廠熱 帶動獲利表現
兆聯實業成立於2004年底,技術團隊來自於美商Ionics臺灣分公司。Ionics是全球知名的超純水與海水淡化公司,由於母公司被奇異併購,臺灣分公司轉型爲以銷售設備爲主,於是水處理工程團隊及水資源技術專家便決定自立門戶,就近提供面板廠、晶圓廠等用水大戶的水處理服務。
由於創業團隊在業界早已累計水處理實績,兆聯實業2005年的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就交出獲利成績單。
根據統計,臺灣地區水務工程年度規模約460億元,以兆聯實業2024年合併營收103億元規模計算,市場佔有率約爲22%,居龍頭寶座。
林國清表示,只要在水資源方面有需求的高科技產業都是客戶羣。目前臺灣晶圓製造的投資金額佔比重最大,且用水量相對大,自然便成爲主要客戶。
綜觀兆聯實業20年來的發展歷程,第一個五年主要處於「建立客戶信任」期,以服務2兆產業爲主,除在北中南的科學園區建立據點,也追隨臺商西進中國大陸市場佈局。然而,兆聯實業的發展歷呈並非一路順遂,2008年的金融海嘯襲捲全球,當斷崖式的景氣落底,公司也難逃裁員命運。
兆聯實業的第二個五年則是進入「建立市場規模」期,包括成立預製廠、桃園總公司落成啓用,以及中壢氨氮廠運轉。年營收從不到10億元成長到30億元的規模;成立臺南據點從一廠到目前南科九廠業務加速擴展。
第三個五年「建立競爭門檻」期,兆聯實業加速海外市場佈局,包括成立新加坡兆聯、南京兆聯;併成立化材部,及擴建再生廠,深化與客戶黏着性。第四個五年朝「創造股東權益」期發展,完成股票公開發行、登錄興櫃及上市掛牌作業,2024年成立美國兆聯。
設計經驗豐富 申請多項專利
兆聯實業做爲高科技產業水資源系統統包工程服務領導廠,憑藉的是其堅強企劃設計及工程建造能力,由於第一代團隊承襲外商,迄今已累積近30年水務系統經驗。擁有建造30餘座大型先進科技廠房純廢水回收系統的實績,企劃、設計團隊人數達90人;合計有超過300位專案工程及數百名工安團隊,且每日最大動員施工數可達2,000餘人,也因此建立競爭優勢。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24年9月25日發佈最新報告顯示,全球前20大半導體制程廢水處理專利申請人中,兆聯實業爲第14名,在臺灣僅次於工研院。兆聯在專利申請總件數達56件,專利領證數已有18件,包括臺灣13件、美國三件及中國大陸兩件。
兆聯實業做爲綠色方案的提供者,統計2024年協力客戶在節水、減廢、減碳各達成傲人成績,分別節水達1.98億噸,相當於省下1.57座日月潭水庫用水。在減廢方面,RO清洗回收量達1,383噸,樹脂再生量達494噸;總計去年減碳量達3萬5,990噸,成效斐然。
細數兆聯實業在國內服務產業的客戶實績,涵蓋半導體晶圓廠臺積電、聯電、穩懋半導體、力積電、臺勝科、合晶科。半導體設備與先進封裝廠有采鈺科、精材科、英特格 Entegris、ASML。記憶體晶片廠爲華邦電、南亞科、美光等。ABF載板廠爲欣興、臻鼎、南亞科、景碩等。光電、大陽能、儲能等其他類的包含友達、羣創、彩晶、臺塑、高通、昭和電工、隆達、巴斯夫BASF、美商Canner易開科技、同泰電子。
受惠於近年先進製造及先進封裝大擴產,去年底在手訂單衝上近150億元,展望2025年營運,可望在2024年的歷史新高基礎上,再寫營收及獲利雙創紀錄的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