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報+政策助攻 科技股多頭續航

富蘭克林股票團隊投資長暨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表示,AI生產力革命正進行中,AI代理能像人類一樣追求目標、克服挑戰並完成任務。雖然科技股已反映部分獲利未來上升潛力,但市場仍低估AI帶來的效率提升與跨產業應用價值。若只透過科技、基礎設施股票來捕捉AI投資潛力可能會錯失更大的機會,因爲有更廣泛的市場並未跟上AI應用於科技之外領域時所帶來的效率提升與創新浪潮,因此,目前市場仍嚴重錯估AI的潛在價值創造能力。

臺新全球龍頭成長主動式ETF基金(00986A)經理人蘇聖峰分析,對等關稅解放日後,美國經濟數據仍穩健,科技七巨頭包括Meta、亞馬遜、蘋果、Alphabet、輝達、特斯拉、微軟等財報與展望表現良好,支撐產業成長,隨着極端政策風險下降及降息預期升溫,資金面有利全球股市續攻。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的六個年度,大型成長股共有五個年度績效表現大勝小型股,可看出龍頭成長股的股價表現較小型股強勁。隨川普政府放鬆監管等利多方案加持,指標龍頭股在其強大議價能力及產能調配彈性下,可望順利因應關稅戰後的新變局。

野村全球科技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沈思瑩認爲,美國經濟成長放緩與就業市場降溫,爲聯準會9月後啓動降息創造條件,貨幣政策轉向有助對衝關稅衝擊並支撐股市評價。第二季科技股財報普遍優於預期,AI與晶片產業受惠資本支出上修、大而美法案及半導體關稅豁免,基本面動能強勁,但股價創高推升評價至近五年高位,市場對成長續航力要求更嚴苛,需留意獲利是否出現拐點。

下半年金融市場將在貨幣政策與企業基本面交織下尋找平衡,科技與AI的高成長性仍是核心配置首選,但需更精準掌握獲利成長與股價風險間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