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進入“過山車”模式 四點健康提示要記牢
北京時間今天(20日)17時01分將迎來春分節氣,春分是春季的第四個節氣,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感受大自然的明媚春光。
春季範圍明顯向北拓展
隨着各地氣溫回升,北方地區的不少地方也將入春。其實氣象意義上的春天不是以節氣劃分,而是與氣溫實況有關:連續5天滑動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就達到氣象意義上的入春標準。
那春分之後,我國的入春範圍會有怎樣的變化,各地天氣將呈現怎樣的特點?
氣象部門介紹健康提示
國家衛生健康委昨天舉行新聞發佈會,氣象部門專家介紹了春分節氣的氣候特點。這個節氣冷暖空氣依舊比較活躍,氣溫進入了“過山車”模式,忽高忽低,波動明顯,早晚溫差比較大。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首席專家 柳豔香:在這個節氣,提醒大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春分節氣,氣溫忽高忽低,變化幅度比較大。提醒大家要多關注天氣預報,不要過早減少衣物,要適當“春捂”。根據氣溫的變化,靈活增添衣物,這樣就會降低疾病風險。
二是隨着春暖花開,花粉濃度增高,對於易過敏人羣應儘量減少外出,尤其是花粉濃度比較高的時段。如確需外出,應該做好佩戴口罩、防護鏡等防範措施。
三是北方地區風大幹燥,人體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所以要提醒大家多喝水,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另外,也要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水分來保持皮膚的滋潤。
最後一點,南方地區雨水增多以後,空氣溼度增大,會影響人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使人感到乏力,所以要注意規律睡眠,中午小憩,同時注意保持室內通風乾燥,適度做一些運動。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