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高低有關係 日本研究揭密:冷天受精不易胖

日本研究發現天冷時受精出生的人,肥胖風險較低。(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日本東北大學、北海道大學和東京醫科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研究指出,在氣溫較低時期受精而出生的人,因爲體內消耗能量的「棕色脂肪」活性較高,因此肥胖風險較低。

日本放送協會(NHK)今天(28日)報導,已知人體肩膀和脖子周圍的棕色脂肪組織,具有在寒冷環境下消耗能量併產生熱量的功能,當它的作用愈活潑,人的肥胖風險就越小。東北大學米代武司副教授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以大約360名住在北海道,年齡介於18至29歲的男性爲對象,調查他們依出生日期推算出的受精時期的氣溫,與棕色脂肪活性之間的關聯。

結果顯示,在每年10月下旬至隔年4月上旬、氣溫較低時期受精的羣體,其棕色脂肪的活性,平均比在4月下旬至10月上旬、氣溫較高時期受精的羣體大約高1.3倍。此外,研究團隊還用另一種方法,以大約290名年齡介於20至78歲的男女進行調查,也觀察到相同的傾向,並發現他們的內臟脂肪量大約少18%,顯示他們的肥胖風險可能比較低。研究還指出,出生的時期與棕色脂肪活性之間並未觀察到明顯的關聯。

過去已知在小鼠實驗,處於低溫環境的雄鼠的精子所生的幼鼠,棕色脂肪活性會提高。研究團隊表示,這次是首度在人體確認受精時期的氣溫與棕色脂肪活性存在關聯。研究團隊表示,儘管此次研究成果仍處於假說階段,但他們認爲,這種棕色脂肪跨世代的傳播,可能是對寒冷環境適應反應的一種表現。他們期望未來透過進一步研究此一機制,能開發出新方法來預防生活習慣病(成人病或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