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股》中租-KY聚焦改善資產品質 H2業務動能有望回溫
不過,中租-KY指出臺灣資產品質已相對穩定,下半年若業務成長較快,則延滯率將有望下降。中國大陸及東協第二季新增延滯金額齊降,且上半年新承做案件品質已見好轉跡象,預期資產品質改善效益可望逐步顯現,帶動業務動能重返成長軌道。
中租-KY 2025年上半年自結合並營收492.8億元、年減2.89%,創同期次高,但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04.97億元、年減14.13%,每股盈餘5.8元,爲近5年同期低。其中,臺灣、中國大陸、東協營收年減3%、年減7%、年增7%,獲利年增2%、年減29%、年增34%。
中租-KY上半年信用資產7859.01億元,季減5%、年減3%,其中臺灣、中國大陸、東協爲季減0.4%、季減1%、季減9%,年增1%、年減5%、年減4%,主因整體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及挑戰,尤其中國大陸及泰國在兼顧資產品質下,對放款成長較保守謹慎因應。
中租-KY上半年合併延滯率自4.2%升至4.4%,其中臺灣、中國大陸、東協自首季3.1%、5.7%、5.1%略升至3.3%、6%、5.2%,主因分母的信用資產規模減少。觀察新增延滯金額,第二季臺灣持穩、中國及東協則均見減少,整體資產品質管控改善效益將逐步顯現。
中租-KY董事長陳鳳龍說明,上半年臺灣信用資產減少原因有二,一是車貸業務停止委外合作的結構改變,二是部分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受新臺幣匯率影響,其餘信用資產維持穩健成長,下半年應可維持此趨勢。
中國大陸方面,陳鳳龍指出,雖然信用資產因調整資產品質而減少,但第二季降幅已減少,且上半年新承做案件的新增延滯率已見明顯下降,雖然尚需觀察此趨勢至年底能否延續,但預期第三季將很有機會重返成長軌道。
東協則可分爲2部分,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早在1、2年前便開始改善體質,目前資產品質狀況非常好、獲利也快速成長。至於泰國仍在調整資產品質,使新業務承作量下降,但上半年承作案件的資產品質已見改善跡象,後續對新業務將恢復追求成長策略。